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Zr系块体非晶合金以其较低的成本、优良的非晶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且研究表明,在该合金系中如果存在B2-CuZr结晶相,合金的塑性将大大提高,并表现出明显“加工硬化”现象。因此,通过合理的微合金化,进一步提高CuZr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GFA),形成大尺寸块体非晶合金,从而制备大块强韧非晶合金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非晶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Cu47Zr47Al6合金系,通过加入微量元素Y,探究Y的添加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组织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实验条件下拥有最好非晶形成能力的合金系,分别通过冷轧及添加不同含量Nb和Ta,促进B2-CuZr增强相的生成,以期制备出具有优良综合力学性能的块体非晶基复合材料。选用纯度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利用真空铜模喷铸技术制备出名义成分为(Cu0.47Zr0.47Al0.06)100-xYx(x=0,2,4,6 at.%),φ=2 mm的棒状合金试样。通过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全自动压力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仪,分析Y的添加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量范围内,加入Y能明显提高Cu47Zr47Al6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抑制B2-CuZr相的共析分解。在本实验范围内,Y加入量为4 at.%的试样玻璃形成能力(GFA)最好,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1859 MPa。选取具有最好非晶形成能力的(Cu0.47Zr0.47Al0.06)96Y4成分,真空喷铸制备1.5mm×5 mm的板条状试样,通过冷轧促进结晶,探究形变对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率为6.67%的预冷轧没有改变试样的结晶相组成,在铸态和轧后试样中,结晶相均为B2-CuZr、Cu10Zr7、CuZr2以及少量氧化物杂质相。但冷轧明显增加了试样中结晶相的含量。结晶相和残余应力的综合作用,使轧后试样硬度提高。在(Cu0.47Zr0.47Al0.06)96Y4合金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Nb、Ta元素,制备出名义成分为(Cu0.45Zr0.45Al0.06Y0.04)100-xNbx(x=0,1,2,3 at.%)、(Cu0.45Zr0.45Al0.06Y0.04)100-xTax(x=0,1,2,3 at.%),φ=2 mm的棒状合金试样,探讨Nb、Ta的加入对非晶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的添加降低了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且Nb作为异质形核剂促进了B2-CuZr相的析出,改善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在本实验范围内,当Nb添加量为1 at.%时,试样内B2-CuZr相含量较多,表现为较好的室温塑性,塑性形变约为0.3%(±0.05%);一定量Ta的添加,可以降低(Cu0.47Zr0.47Al0.06)96Y4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GFA),促进单一B2-CuZr增强相的析出。在本实验范围内,Ta添加量为2 at.%时,在(Cu0.47Zr0.47Al0.06)96Y4块体非晶基体上可获得最高体积分数的B2-CuZr强韧相,表现出约为3%的最大塑性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