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自生制备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先进武器系统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原位自生法制备的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增强相分布均匀、界面粘结良好等优点。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碳源,片状纯钛粉为基体,利用微波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两种方法制备了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研究了MWCNTs添加量(0.5wt.%、1wt.%、1.5wt.%、2wt.%)、烧结温度(850℃、900℃、950℃、1000℃)、烧结方法(微波烧结、SPS烧结)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改善MWCNTs与Ti界面润湿性差、界面反应严重等问题,通过化学镀在MWCNTs表面镀覆金属铜层,并研究了镀铜比例(1:1、1:3、1:5、1:7)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深入阐述了MWCNTs/Ti、MWCNTs-Cu/Ti复合材料的界面关系、腐蚀机理、磨损机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采用微波烧结法原位合成了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了MWCNTs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MWCNTs成功引入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增强了MWCNTs分散性。微波烧结时,MWCNTs与Ti原位生成TiC增强相。MWCNTs添加量<1wt.%时TiC呈现颗粒状,TiC分布均匀、Ti基体致密细小;MWCNTs添加量>1.5wt.%时TiC呈现树枝晶形貌,Ti基体组织粗化,复合材料出现较多孔洞。随MWCNTs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显微硬度先上升后下降,添加1wt.%时复合材料显微硬度最大、耐磨性最好,显微硬度约为527 HV0.2,摩擦系数约为0.35,与纯钛相比显微硬度值提高1.2倍,摩擦系数降低了0.4,综合性能最佳。纯钛以粘着磨损为主,复合材料以磨粒磨损为主。采用微波烧结与SPS烧结分别制备了添加1wt.%MWCNTs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与SPS烧结时复合材料中TiC增强相均呈颗粒状形貌特征,形成准连续网状分布在α-Ti晶界处。烧结温度<850℃时复合材料会出现明显孔洞,>1000℃时TiC颗粒与α-Ti晶粒出现部分粗化。SPS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致密度均在99%以上,整体上比微波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更加均匀致密。950℃下SPS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硬度为575 HV0.2,抗压强度为2157 MPa,摩擦系数低至0.23。相比于纯钛,硬度提高了299 HV0.2,抗压强度提高了927 MPa。同温度下微波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显微硬度为527 HV0.2,摩擦系数约为0.35。由此可知SPS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佳,最佳烧结温度为950℃。研究了MWCNTs表面镀铜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镀铜层分布连续、均匀,与MWCNTs结合良好,镀铜层组织均为结晶铜。随着镀铜比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室温压缩强度均先增加后降低。MWCNTs表面镀铜比为1:5时最佳,此时复合材料硬度为725 HV0.2、抗压强度为2303 MPa。相比纯钛硬度提高了449 HV0.2、抗压强度提高了1026 MPa;相比未镀铜的复合材料硬度值提高了150 HV0.2、抗压强度提高了146 MPa。添加1wt.%MWCNTs的复合材料中没有观察到完整MWCNTs结构,α-Ti与TiC相存在[112?0]α-Ti//[11?0]TiC和(1?100)α-Ti//(11?1)TiC取向关系。添加1wt.%镀铜MWCNTs的复合材料中观察到了完整MWCNTs结构,说明MWCNTs表面镀铜能有效缓解界面反应。当铜层扩散到Ti基体中时,会生成Ti2Cu相,Ti2Cu与Ti基体之间存在Ti2Cu(2?00)//Ti(100)和Ti2Cu(211)//Ti(11?1)的取向关系。研究了纯钛,MWCNTs/Ti、MWCNTs-Cu/Ti复合材料在3.5%Na Cl溶液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MWCNTs-Cu/Ti复合材料的相位角最大为85°,容抗弧半径最大,腐蚀电流最小,耐蚀性最佳。MWCNTs/Ti、MWCNTs-Cu/Ti复合材料中的TiC颗粒加速了钛在早期的溶解,使得[TiCl6]2-络合物的浓度很快达到临界值,迅速形成稳定的钝化膜Ti O2。MWCNTs-Cu/Ti复合材料的晶粒更加细小,可有效减少钝化膜的波动并增强其稳定性,使耐蚀性进一步增强。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TC4钛合金因其比强度高、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优异以及高温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目前对于结构复杂的大型TC4金属构件仍然是采用传统减材方法制造,这造成了材料浪费、成本增加和制造周期延长等问题。基于冷金属过渡技术(Cold metal transfer,CMT)的电弧增材制造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超声对电弧增材制造过程施加辅助,从而消除由柱状晶造成
学位
目前,《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作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仍然在探索。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不断发展,不少学校也在不断探索该课程内容的开发路径,进而满足企业工作岗位的用人要求,提升学生对职业岗位发展的适配性。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政策,项目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得到了开发与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教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为了探索搅拌摩擦焊焊接同种NiTi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s)及其与钛合金Ti6Al4V异种材料的焊接性,本文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方法获得3.0 mm板厚同种NiTi-SMAs及其与Ti6Al4V异种材料对接焊接接头。试验通过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机械力学性能表征和分析,阐述了旋转速度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接头微观组织与机械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轴肩影响区与搅拌针影响区的马氏体-奥氏体相变温度与旋转
学位
有机-无机层合玻璃结合了无机玻璃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热耐腐蚀性以及有机玻璃的轻质、易成型、抗冲击性等特点,有望作为新型透明材料应用于航空透明件。然而,由于玻璃和有机玻璃热膨胀系数失配,服役过程中中间胶层容易脱胶失效,严重影响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文从提升有机-无机层合玻璃界面粘接性能考虑,在层合玻璃粘接界面建立多尺度界面结构。采用丝网印刷结合混合酸刻蚀,在无机玻璃表面加工周期性微结构;采用预聚法和
学位
Li2MSiO4(M=Mn,Fe)正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结构稳定、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研究的重点,但Li2Mn SiO4较差的结构循环稳定性和Li2Fe SiO4较低的实际放电比容量阻碍了其推广应用。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S,N,F,Cl掺杂和Ge-S(F)共掺杂对Li2MSiO4(M=Mn,Fe)结构循环稳定性、电化学性和导电性的影响,详细讨论了体系脱锂过程中Li和M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