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济南城市河流为背景,以2014年5月、8月、11月和2015年5月、9月、10月,按季节对济南城市河流的48个采样点采集到的鱼类为研究对象,对鱼类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主要的目标为:1)了解济南城市河流中鱼类的物种组成特点;2)对济南城市河流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系统分析;3)对济南城市河流进行健康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鱼类标本8,603尾,重70258.55g,计54种,隶属6目16科45属。其中鲤形目36种,占全部物种数的67%;其次为鲈形目,11种,占20%。鱼类密度在组成上与物种数趋势一致,鲤形目鱼类的总密度最大,共采集7105尾,占所鉴定鱼类总密度的80%以上,优势物种为鲫鱼、餐条、麦穗鱼、棒花鱼、泥鳅;其次为鲈形目,1276尾,占14.8%,优势物种为褐栉鰕虎鱼。从生物量组成状况来看,鲤形目鱼类的总生物量最大,共采集56185.4g,占所鉴定鱼类总生物量的80%;其次为鲈形目,共采集11452.05g,占所鉴定鱼类总生物量的16.3%,;鲇形目1418.1g,占2.02%;合鳃鱼目1161.9g,占1.65%;鳉形目37.1g,占0.05%;鲑形目仅4g,占0.01%。2.从济南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来看,城市边缘的渔获量和多样性都远远高于城市中心,干流稍高于支流。利用鱼类群落数据的箱体图分析表明,济南鱼类群落结构更符合水生态二级分区结果。因此,济南鱼类群落的空间结构不仅跟济南三大水系的分布有关,还跟济南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水质状况等有关。3.从济南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多样性最高,秋季其次,冬季最低,这与济南市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的气候特点有显著关系。其中2014年11月宅科、睦里庄、浒山闸等位点河道出现干涸现象,均未能采集到鱼类。4.CCA结果表明,浊度、透明度和硝酸盐是济南整个流域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济南流域鱼类健康评价与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整体上保持一致,夏季最好,秋季其次,冬季最差;城市边缘地区好于城市中心。其中并渡口、卧虎山水库上游这条支流,无论是理化指标,还是鱼类健康总体状况,都明显好于济南其它区域河流。石河等位点受到人类严重干扰,水质较差,未捕获到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