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定位探针介导剪切的等温指数扩增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的过程研究阐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中的相关机理,对癌症的诊断、干预和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其中,对癌症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是癌症的过程研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核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癌症标志物,对其进行有效筛查和高灵敏检测对癌症的过程研究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复杂样品中的痕量核酸进行扩增和检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自1990年以来,大量的核酸等温扩增方法被陆续开发出来,并且被广泛应用于DNA、RNA和蛋白质等的检测。其中,基于切口内切酶(Nicking Endonucleases,NEases)的等温扩增方法,如链置换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指数等温扩增反应(Exponential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eaction,EXPAR)和切口内切酶信号放大(Nicking Endonuclease SignalAmplification,NESA)等由于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始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NEases对目标核酸分子中特定识别序列的依赖构成了这类方法的瓶颈,因此,如何向扩增体系中引入NEases的特异性识别位点仍是这些方法面临的共同挑战;另外,对制约等温扩增方法检测灵敏度的非特异性扩增效应的有效抑制也是非常棘手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发展了一种DNA定位探针(DNA-Aligner,DA)介导剪切技术(Aligner-MediatedCleavage,AMC),克服了 NEases对目标核酸分子中特定识别序列的依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MC的两种新型等温指数扩增方法,并对新方法中存在的非特异性扩增效应进行研究和抑制,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此外,还利用DA介导的等温扩增反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和均相的蛋白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概述了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等温扩增方法。重点阐述、分析了基于NEases的等温扩增方法的原理、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发展了 一种定位探针介导剪切技术(AMC)。定位探针(DA)包括茎-环结构和两单链侧臂,其中茎上含有NEases的识别位点;NEases首先结合在DA茎的识别位点上,再通过DA两侧臂与目标序列的杂交被定位至待剪切位点处进而实施剪切。该方法克服了 NEases对目标核酸分子中特异性识别位点的依赖,仅使用一种NEase,通过调节DA在目标序列上的杂交位置就可以实现在任一位置处的精确剪切,且剪切位点可以逐个碱基调节。第三章采用AMC技术发展了一种新型等温链置换扩增方法(Aligner-Mediated Cleavage-Based 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AMC-SDA)。相较于传统的SDA,AMC-SDA具有以下特点:由于AMC优异的通用性,该方法也具备很强的通用性,理论上可以实现对目标序列中的任一片段的扩增和检测;引物的3’封端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引物二聚体”效应,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此外引物设计也因此大幅简化。对质粒和实际HBVDNA良好的检测性能证明了AMC-SDA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四章对AMC-SDA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重现性。通过对DA的改进和在引物中引入硫化和脱碱基位点等手段,消除了 DA/引物沿着目标序列延伸对阳性扩增的不利影响、抑制了 DA/引物3’封端的降解和体系的非特异性扩增效应,可将AMC-SDA的检测下限降低至10-17M水平,且方法的重现性也大幅提高。第五章采用AMC技术发展了 一种新型指数等温扩增方法(AMC-Triggered Exponential Amplification,AMCEA)。相较于传统 EXPAR,由于 AMC 可以在任一位点处将目标序列剪切以产生触发引物,因此AMCEA具有十分优异的通用性,可以更灵活地应用于各种核酸片段的扩增和检测,其对血清中目标DNA的检测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第六章将DA可调节等温扩增反应速率的特性与空间位阻效应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空间位阻效应调节的等温扩增方法(Steric Effect-RegulatedEXPAR,SER-EXPAR)并用于蛋白质的检测。SER-EXPAR可以高特异性地检测纳摩尔浓度的目标蛋白,是一种一步、快速和均相的蛋白检测方法,其对血清中目标蛋白的检测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第七章对本论文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越来越复杂,工业生产过程也正在不断地朝着规模化、复杂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将可能引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依赖也与越来越强烈,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实用有效的信息获取技术来建立人们客观物理世界与虚幻的信息世界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的信息
随着互联网产业应用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深受影响,随之产生的各种文本数据呈爆炸式增长,这些文本的数量变得异常庞大并且蕴含着很多重要的信息。因此,从这些文
工业过程生产安全是是新一代工业革命的重要保障之一。过程监测技术是实现工业过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制造的基本技术之一。随着数据测量及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过程数据,这些数据蕴含了丰富的过程信息,因而,数据驱动的过程监测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因其在处理高耦合、多变量数据的独特优势而备受青睐。传统的统计过程监测方法往往做了一些理想
间歇过程生产可看作是在有限时间区间上重复执行相同控制任务的系统。它的生产方式灵活多变,可满足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生产的需要,其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然
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多,这也对汽车的生产制造提高了要求,特别是汽车的涂装生产,涂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美观和耐腐蚀性等。实现涂装
虽然传统基因选择方法能够获得紧凑的信息基因子集,但由于它们没有考虑到基因表达谱数据中蕴含的先验信息,从而导致选择到的基因子集在分类预测性能上仍然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并且
通常所说的故障诊断是指先通过故障检测确定故障的发生,之后运用具体的数学方法及工具实现故障的隔离并完成故障修复的过程。故障诊断技术在不同的数据和模型下可以分为多种形
双足机器人因其十分广泛的应用,吸引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欠驱动机器人充分利用人类步行本身的特性,具有行走速度快、能效高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是
现代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复杂系统,为了解决这些系统中引发的实际问题,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安全,方便,可以将这些复杂系统抽象成相应的复杂网络。即,将实际系统中的对象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