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试验型微电网拓扑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沈阳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re2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网建设已成为热点话题,国家陆续制定了微电网运行相关标准和规范,但由于各微电网示范工程拓扑结构单一、不易变动、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量化评价机制。在此背景下,规划设计试验型微电网平台用于基于标准和规范的微电网设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型微电网拓扑结构设计可根据试验和检测功能的需要实现不同微源的灵活组合、模拟各种网架结构,以便不同种类微电网技术展开相关验证和检测。为完成试验型微电网拓扑结构的优化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国家制定的微电网运行相关标准和规范,归纳了试验型微电网可完成的微网、微源检测试验,根据不同试验需要分别对源、网、荷、储特性进行分析,并按其特性不同进行分类。
  (2)分析了不同微网试验所需的电源和负荷类型并结合试验特性,采用枚举法完成了试验型微电网电源、负荷类型的组合选取。
  (3)考虑试验型微电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建立了以试验型微电网可实现的试验数目最多、网架母线条数最少和微源投资成本最低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基于以上优化结果和试验型微电网设计原则,设计了多电压等级、多种接线型式、多种互联方式的试验型微电网拓扑结构,易于通过源-网-荷-储灵活组合实现基于标准和规范的微电网设备检测。
  (4)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微电网仿真模型,选取了典型的直流微网、交流微网、交直流混合微网,通过试验型微电网拓扑结构的灵活组网变换得出,仿真结果表明完成了不同网架结构下试验型微电网的试验、检测功能仿真工作,为试验型微电网的试验功能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期进展性和无进展性孤立单侧脑桥梗死患者的病因、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并探讨累及脑桥表面的梗死与进展性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成像证实的新发孤立单侧脑桥梗死患者58例,其中31例入院1周内完成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根据卒中发生后5 d内动态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情况,58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有进展性运动障碍(23例);组2:无进展性运动障碍(35例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病程为基础而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的43例CVST患者,根据患者病程长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22例急性期(1周内)患者采用系统抗凝治疗;11例急性期抗凝治疗无效者和8例亚急性期(1周至1个月内)患者采用局部静脉窦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治疗;13例慢性期(大于1个
目的初步建立基于基因芯片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迪谢内型肌营养不良(DMD)微小突变的临床检测新平台,验证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中国人群微小突变特点。方法对41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连续门诊就诊的DMD和贝克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非大片段缺失或重复者),提取基因组DNA后,依次进行DNA建库、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和测序数据分析,检测DMD基因微小突变。发现致病突变后,进行Sanger测序
期刊
目的探讨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PSH)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0例PSH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15~78(37.6±19.1)岁。其中严重脑外伤5例,脑出血、反复脑梗死、缺血缺氧性脑病、蛛网膜囊肿脑脊液腹腔分流术后、
期刊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对伴有PFO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5月到2011年11月因偏头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并于本院心外科行经皮PFO封堵术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一段时间后,复查患者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以了解手术效果,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影响测验(HIT)-6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并了解术后并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