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商务厅统计显示,2010年,该省实际利用外资284.9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4%,规模连续八年保持全国第一,连续四年突破200亿美元。江苏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迅速,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重大,但呈现出明显集聚特点:外商资本来源集中在发达国家,主要以独资方式流入,多数流向苏南地区,集中在制造业。那么外资的流入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外资企业集聚现状反应了江苏省哪些问题?产业集聚和江苏省实际利用FDI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江苏省下设13市1999-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选取江苏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被解释变量,前期FDI、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外贸依存度、外资企业区位熵、江苏省省内市场、江苏省GDP、工业企业数、各类技术人员数为解释变量,通过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Panaldata模型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及分析发现江苏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产业集聚是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的原因,而后者不是前者的原因。自然对数数据回归分析显示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成本要素成为影响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标准化数据显示,除集聚因素和劳动力成本要素外,江苏市场、外贸依存度对FDI的流入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为25%。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模型分析都显示职工工资与江苏实际利用外资呈正相关,标准化数据还显示,江苏市场对FDI的流入有一定抑制。一方面,上述分析说明江苏省吸引FDI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已发生微妙变化,前其研究发现政府优惠政策、劳动力低成本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而本研究发现FDI的流入主要受集聚因素的影响。另外由于劳动效率的提升,劳动力价格不再是外资区位抑制因素,很明显,集聚及劳动率提高带来的吸引力已大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排斥力。另一方面,上述分析还说明江苏省吸引外资主要受诸如上期FDI、工业企业数、外资企业区位熵等集聚因素影响,而外资企业产业区位熵分析发现外资主要集聚在高污染、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怎样发展产业集聚以更好的利用外资是十二五时期江苏省面临的又一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发展新兴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加快地域分工,优化资源分配,完善产业配套;引导外资本地根植等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