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与夹闭术的疗效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007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背景: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约85%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一旦破裂出血其死亡率高达50%,后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之一,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5%,目前治疗后交通动脉瘤主要有血管内介入栓塞和外科手术夹闭,本研究针对两种方法的预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材料和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124例,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66例,即介入栓塞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即手术夹闭组;介入栓塞组患者男30例,女36例,平均(55.4±10.8)岁,手术夹闭组患者男26例,女32例,平均(55.9±9.7)岁。对可能影响预后疗效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后交通动脉瘤疗效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年龄、SAH次数、Hunt-Hess分级、术前神志情况、CT示SAH特点、术后并发症与后交通动脉瘤术后疗效相关,然后把这些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及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比较不同分级的两组患者预后GOS评分,及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Hunt-Hess分级0:GOS评分(4-5分):介入栓塞组14例,手术夹闭组10例,GOS评分(1-3分):介入栓塞组0例,手术夹闭组0例,两组患者预后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Hunt-Hess分级Ⅰ:GOS评分(4-5分):介入栓塞组14例,手术夹闭组12例,GOS评分(1-3分):介入栓塞组2例,手术夹闭组1例,两组患者预后 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Hunt-Hess分级II:GOS评分(4-5分):介入栓塞组18例,手术夹闭组13例,GOS评分(1-3分):介入栓塞组1例,手术夹闭组2例,两组患者预后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Hunt-Hess分级Ⅲ:GOS评分(4-5分):介入栓塞组7例,手术夹闭组8例,GOS评分(1-3分):介入栓塞组5例,手术夹闭组5例,两组患者预后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Hunt-Hess分级Ⅳ:GOS评分(4-5分):介入栓塞组1例,手术夹闭组1例,GOS评分(1-3分):介入栓塞组4例,手术夹闭组6例,两组患者预后GO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介入栓塞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2%,手术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79%,介入栓塞组低于手术夹闭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于Hunt-Hess分级0-Ⅲ的患者根据患者综合情况,介入栓塞与手术夹闭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Hunt-Hess分级Ⅳ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优于手术夹闭,对患者自身条件要求较低;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均低于手术夹闭,疗效可靠,能显著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更易于恢复正常的机体生理功能,适应范围更广泛。
其他文献
背景: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是直肠癌唯一可以获得根治的方法。直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手术方式与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依
目的探讨靛玉红-3-肟(IDM)对红细胞的凋亡损伤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0例健康献血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留取新鲜血样,设立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其中实验组包含不同浓度梯度的IDM(等比浓度梯度设立为3μM,6μM,12μM)。常规分离新鲜标本得压积红细胞,各组配制成0.4%浓度的红细胞悬液,并按实验设计的要求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DM、DMSO等孵育24h。孵育后经Annexin 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