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涂层增硬聚碳酸酯表面的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3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树脂镜片尤其是聚碳酸酯(PC)镜片正日益成为目前镜片的主流,但PC本身硬度较低的缺点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人们在尝试改变光学塑料本身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塑料表面的改性处理,针对PC表面较软不耐擦伤的缺点,人们研制了各种表面增硬的办法,其中,表面涂覆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机硅涂料以其优异的性能非常适合用来做PC表面的增硬涂层,而有机硅涂料制备过程的本质就是硅氧烷的水解-缩聚反应。本文通过气相色谱研究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在不同条件下单独水解以及共水解的过程,结果发现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都倾向于完全水解,水、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对反应过程有影响,但对最终反应程度几乎没有影响。当反应体系中的水量不足的时候,醇类溶剂会更多的参与到反应中去。最后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FTIR)证实MTMS和TEOS共水解生成大量Si-OH,并且水解的同时进行着缩聚反应,生成大量Si-O-Si结构的预聚物。   根据水解反应的结果,对有机硅涂料及涂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涂料各组分对涂料及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最终的涂料配方为摩尔比MTMS:TEOS: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6:2,H2O:Si=4:1,水解体系pH=2,以异丙醇为溶剂,在水解2h后,加入乙醇:异丙醇=1:1的混合溶剂,将固含量调节为15%~20%,并添加涂料总量0.4%的固化剂。   通过DSC/TG、FTIR等手段对涂料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涂层的透光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能促使更多的Si-OH和Si-OR发生缩聚,可以更好地促进固化,涂层应先在70℃预固化一段时间,然后在120℃固化2h。FTIR证明涂层固化形成了Si-O-Si交联结构,MTMS、KH570都通过缩聚的方式存在于交联结构中,固化完成后的涂层中仍然保留了少量Si-OH。   为获得更高性能的有机硅涂层,研究了无机溶胶粒子的加入,并探索了PC多层底涂涂层对硬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C本身的硬度是制约涂层硬度的最大因素。加入无机溶胶或多层底涂都不能很好的提高PC涂层的硬度。   最终得到的PC表面有机硅涂层性能为:铅笔硬度3H,附着力1级,表面平整透明,增透2%~3%。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燃料的燃烧及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导致氮氧化物的危害日益严峻。氮氧化物(NOx)是造成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危害。关于氮氧化物的去除,目前研究最广泛也最有应用前景的是以NH3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而NH3-SCR技术的核心就是催化剂,应用最广泛的就是V2O5-WO3/TiO2体系催化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水性聚氨酯材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涉及涂料、胶黏剂等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材料。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新奇的结构、独特的性能,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有着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由于碳纳米管之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引力,加之它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长径比,碳纳米管容易团聚或缠
界面是连接增强纤维和基体的极其重要的微观结构,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结构对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分
碳酸丙烯酯(简称PC)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沸点、高极性有机溶剂和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被应用于许多行业。近年来碳酸丙烯酯做为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的原料,使其需求量大增,因此
纤维素水凝胶和气凝胶是纤维素基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两种结构形态。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的凝胶材料不仅具备传统凝胶的性能,如水凝胶良好的吸水润胀性能、力学强度以及光学透明性,气凝胶的多孔结构、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以及低导热率等,而且它们可再生、易降解,属环境友好型材料,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发展以及能源开发的要求。因此开发研究纤维素凝胶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现有的纤维素凝胶制备方法中存在的一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