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选择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业正逐步与世界农业全面接轨,分散独立经营的农户正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农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研究意义重大。中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使得我国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就必须要解决好中部欠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选取了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湖口县作为代表,考察了湖口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自80年代以来的演变,总结了目前湖口县农业产业化三种主要组织模式的经验和局限性,对欠发达地区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提出了选择对策:创新农业生产主体(专业大户)、创新农业市场主体(龙头企业)、创新农业服务主体(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管理主体(行业协会),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支持系统,发挥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增收问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就要不断的走向创新化。企业想要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就要注重自身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并且根据时代不断转变管理方式,建立适应知识经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的产生对缓解我国严重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系列问题有重要作用,其中城镇“低保户”准入条件的确定与完善,是确保城镇低保制度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文化转化的重要时期,农村的现代化滞后于城市的现代化,农民作为农村的经济社会主体,曾在我国的历史上做出很多贡献:是革命胜利的依靠力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利用活动越来越频繁,土地系统演化亦越来越激烈。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耕地总量日益锐减、自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呈现出
土地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我国土地资源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土地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开发承载力的概念,建立基于指标体系的综合评
语气副词语法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语用功能,本文借鉴语用标记理论、元语用分析理论,从说话人的角度考察"毕竟"类语词在话语中的作用,把这类副词放入具体的、动态的篇章中进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作为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基石,其合理的设计和良性运行无疑对破解“三农”问题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土地制度改革的进行,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经过调查,鼎城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常德鼎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