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厄斯波伊家的40英亩土地上骑行》中的自然书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韦尔奇,美国本土裔文艺复兴四大巨匠之一,他在1982年获得了美国印第安终身成就奖,其发表的小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韦尔奇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集《在厄斯波伊家的四十英亩土地上骑行》在1970年一面世即引起轰动,至今仍被评论家们视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诗集之一。此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诗歌技巧、修辞手法和诗歌意象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将韦尔奇的《在厄斯波伊家的四十英亩土地上骑行》与他人的诗歌放在一起作对比研究。作者注意到诗集中还蕴藏着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观,体现了韦尔奇对传统印第安生态智慧的肯定与呼吁。本文从自然书写这一角度,运用利奥波德生态整体主义相关理论,对詹姆斯·韦尔奇的《在厄斯波伊家的四十英亩土地上骑行》加以解析,旨在为对詹姆斯·韦尔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人与土地这一维度看,诗中体现了土地伦理观,呼吁将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自然,并肯定了荒野的价值,呼吁人们从荒野中寻求精神慰藉;从人与野生动植物这一维度来看,作者选取了诗歌中当中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强悍狂野的熊和亦正亦邪的郊狼来体现《在厄斯波伊家的四十英亩土地》中的万物有灵论和敬畏生命的生态观。韦尔奇诗歌中不论是对人与土地关系的书写,还是对人与野生动植物关系的阐释,都旨在实现人与土地的和谐,都是一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其生态思想对当代价值取向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人们重审当代的生存方式和思想文化,构建生态整体观,重返与自然的和谐。
其他文献
《能源宪章条约》(ECT)是能源领域唯一具法律效力的多边协定,有利于推动能源合作。但自其签署以来,公平公正待遇等投资保护条款从未得到修订,相较于国际投资制度的新标准而言,已不符合实际需求。公平公正待遇问题在能源投资中极具争议。现有134个ECT投资仲裁案例中,61个因东道国涉嫌违反ECT公平公正待遇条款而起,该条款成为能源投资者提起仲裁的主要依据。裁决东道国违反该条款的占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见公
学位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转型、利益再分配的变革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新型的金融犯罪,非法集资就是典型的一种。非法集资不仅危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还会引发各类群体性事件,这一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的正常运转,还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因为相关法律监管制度存在滞后性,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急剧上升,且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出现重大、特大恶性案件,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国
学位
胡适在中国的思想、学术、文学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围绕他的政治活动以及他的政治选择也产生了诸多争议。集褒扬与贬斥于一身的胡适,影响延续至今。建国后,“阶级论”观念兴起,为了“纯化”阶级队伍,学界便对胡适形象进行了否定性改写,改写工作在五十年代的两次批判胡适运动中达到顶峰。否定性改写胡适这一工作主要经由各种会议及报纸文章来实现,然而如果对胡适形象的生成进行全面考察,就会发现胡适在建国后文学史
学位
滑县大弦戏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组成,是专指流传于滑县及周边村落的地方性戏曲剧种,也被称为“弦戏”或“弦子戏”,其历史悠久,曲调悠扬,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地方特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滑县人民。滑县大弦戏至今仍然保持着较为传统的唱腔,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积极活跃于坊间。回顾历史,滑县大弦戏经历了建国前社会的动荡,剧团队伍支离破碎,直到建国后才逐渐步发展壮大,因此,笔者试图以1949-2019年作为
学位
本文以民国律师公会研究(1937-1945)作为论题,主要探究了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律师公会所发生的制度调整、律师公会的自治、国家对其的监督管理以及律师公会对行业内部和社会的效能发挥,最后分析得出对1937年至1945年律师公会的评价及启示。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全面抗战时期律师公会制度的调整。全面抗战时期律师公会制度的调整主要包括了法律规范的修订、运行机制的变化以及组织机构的调整。法律规范
学位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1960-),2003年“普利策小说奖”和“大使小说奖”获得者,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当代希腊裔美国小说家和短篇小说家。他的第二部小说《中性》描写了希腊裔美国移民斯蒂芬尼德斯家庭三代人的家族传奇,自出版以来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与国外已经开展的广泛研究相比,国内对该小说的研究相对较少,也不够充分,特别是在精神分析批评、原型批评、空间批评、
学位
当代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终结的感觉》(The Sense of an Ending)自2011年获布克奖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小说的主题深度、独特的叙事结构以及其对当代生存困境的描写,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小说分为两部分,叙述者托尼·韦伯斯特,一位退休的伦敦中产阶级男性,通过一系列不连贯的记忆碎片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托尼在叙述中呈现了当代人正面临的复杂的生存环境。在更广泛的
学位
英国诗人戴·赫·劳伦斯(1885-1930)在其创作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圣经语言和圣经故事,然而劳伦斯本人自大学以后对基督教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充满了暴力与冲突,却同时蕴含了其根深蒂固的宗教情怀。诗人对圣经的消解与重构,对基督教的反抗与批驳,并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一种要摆脱盲目确信的努力。本文以基督教文化传统及其圣典为材料支撑,通过对劳伦斯的10部诗集中近60首相关诗歌进行解读,来
学位
入侵检测系统是保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以优越的性能促进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然而对抗攻击的出现影响了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一些对抗攻击方法生成的对抗样本可以使神经网络模型对其几乎完全误判。而入侵检测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只有其本身的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保障。由于对抗攻击首先出现于图像领域,现有有关对抗攻击及其防御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图像领域,在入侵检测领
学位
本文意图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女报人群体、“女界”及女报的联系,不再将其视为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互动生成的关系,重新认识晚清出现的“新”媒介报刊本身的价值以及其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形塑。笔者以媒介物为研究起点,以媒介实践为研究进路,依循新报刊史的书写范式,重新解读近代报刊史料,对经由女报形成的女报人群体的言说、交往与实践进行探究,厘清由其型构的具有普遍姐妹情谊的“女界”想象,展现“贤妻良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