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根尖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显微结构观察及表观遗传差异分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o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蜀黍属,基因组大小约为2.5×103Mb,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并且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动物实验研究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在植物中,关于组织分化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以玉米根尖分生区及成熟区为实验材料,从细胞学及表观遗传方面来研究根尖细胞分化过程中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玉米根尖分生区及成熟区细胞学水平的差异首先通过福尔根染色法确定根尖分生区与成熟区的区域。接着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了两个区域中细胞核之间的差异,其结果为:分生区中细胞核面积较小但比较均一,成熟区核面积较大但大小不均一,同时还发现两区域中均出现了含染色中心的细胞核。分生区细胞核中的染色中心较小,染色中心的染色质较松散,成熟区细胞核中的染色中心较大,染色中心的染色质较凝缩。另外核仁面积大小在两个区域细胞核中也有明显差异,分生区中核仁相对大、核仁占比也较高,成熟区中则相对较小。2.玉米根尖分生区及成熟区细胞核中染色质构型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我们采用微球菌核酸酶敏感性实验及高效液相法检测玉米根尖不同区域细胞核中染色质构型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分生区细胞核中染色质对微球菌核酸酶敏感性较强,染色质较松散,易被切成短片段,整体DNA甲基化水平较低;成熟区细胞核中染色质则相对凝缩,整体DNA甲基化水平较高。3.玉米根尖分生区及成熟区细胞核中Knob及45S rDNA序列的表观遗传水平的差异根据以上结果,染色中心和核仁在玉米根尖分生区和成熟区细胞核中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玉米细胞核染色中心大部分由重复序列组成,而Knob重复序列是其中组成较多的成分。45S rDNA重复序列是核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核糖体的形成。因此,我们主要研究分生区和成熟区细胞核中这些重复序列的表观遗传差异。(1)玉米根尖分生区及成熟区细胞核中Knob重复序列的表观遗传水平的差异分析Knob主要包括180-bp和350-bp两种重复序列,通过CHART-PCR(Chromatin Accessibility by Real-Time PCR)检测Knob两种重复序列的染色质凝缩状态。结果显示Knob两种重复序列的染色质构型在分生区中相对松散,成熟区较凝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接着我们又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对玉米根尖分生区与成熟区细胞核中Knob两种重复序列DNA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分析。植物中DNA甲基化有CG、CHG、CHH 三种类型,Knob 180-bp 序列中 CHG 类型和 Knob 350-bp 中 CHH 类型及总的DNA甲基化水平成熟区显著高于分生区。(2)玉米根尖分生区及成熟区细胞核中核仁活性及45S rDNA的表观遗传水平的差异分析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合成、pre-rRNA的加工和剪切等生命活动。银染结果显示分生区银染颗粒多于成熟区,分生区核仁活性高于成熟区。接着我们采用荧光免疫染色技术,利用核仁纤维蛋白为抗体,分析玉米根尖分生区与成熟区中核仁纤维蛋白的信号分布。结果为分生区中核仁大而圆,核仁核纤维蛋白信号较亮且与DAPI染色空洞区重合,成熟区核仁核纤维蛋白信号较弱,只在与DAPI染色空洞区周围呈散点分布,该结果与DAPI染色的结果一致,再次验证了分生区核仁活性较成熟区高这一结果。CHART-PCR结果显示,45S rDNA的染色质构型在分生区中相对松散,成熟区较凝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45S rDNA序列中CG类型各个甲基化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分生区较低,成熟区较高,且在某些特殊位点差异显著,而CHG与CHH两种类型的甲基化水平特别低且在两个区域中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植物根尖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染色质发生了重塑,分生区中染色质较松散,DNA甲基化程度较低,而成熟区中染色质较凝缩,DNA甲基化程度较高。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生物特征识别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如识别不够便捷、用户接受程度低等。本文给出一种非接触式的手纹识别方法,支持使用移动设备拍摄手掌图像,分别利用指节纹特征和掌纹特征完成识别任务,让识别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保证其识别正确率。本课题采用不同型号移动设备非接触式地采集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的全手掌图像
电磁波的发现奠定了无线传输的基础,在无线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也已逐渐成为电磁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近些年来,随着无线功率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少产品已在商用领域初露锋芒。如手机无线充电技术以及闲置电磁能量收集技术。本文通过设计无线传输系统模型,利用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与能量的特性,实现无线功率与信号复用传输的功能。首先,通过对当下几种较为热门的无线传输系统的模型与基本原理优劣分析
近红外长余辉材料发光波长处于生物组织透过窗口范围内(650-950 nm),在活体应用中具有生物组织吸收少、穿透深度大等优点,通过余辉成像,可以避免激发光对生物组织的荧光背景干
肿瘤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淋巴结转移是大部分实体肿瘤扩散的早期事件,也是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等肿瘤转移的主要途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recrui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using services of foreign agencies,which help promote universities in local market(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在平台中,人们根据相似的兴趣、爱好或共同话题生成社区结构,满足社区内部链接较为紧密、社区之间的链接较为稀疏。准确的识别社交网络中内嵌的社区结构是一项复杂任务,一方面,从全局的角度求解节点间的拓扑关联性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另一方面则是节点本身可能拥有复杂的语义信息,如微博中的帖子、微信中的朋友
金融危机以来,关于风险承担的问题逐步走入中国学者的视线,研究对象也由早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到非金融类上市公司。Borio&Zhu(2008)对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研
指纹识别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随着指纹数据库容量变大,指纹识别系统出现准确率下降和速度变慢等问题。基于形态学操作的指纹特征提取算法未充分考虑指纹形态学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取的不同种类指纹形态学特征的精度是不一致的,无法应用于同一个指纹识别系统。本文对指纹形态学特征模式的可解析性进行研究,提出从信号解析的角度提取指纹形态学特征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考虑指纹特征之间的联系并保证指纹形态学
桫椤科植物是研究植物的起源与进化、地理区系、生态适应、古气候等方面的重要材料,曾由于生境破碎化和丧失而连续处于濒危状态。由于桫椤科是极其罕见的木本蕨类植物,故研究
伟尔奇公司是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专业从事鞋类产品出口的创新型公司,公司以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第一动力,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专门为40多个国际品牌公司提供ODM产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