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我们的研究旨在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大血管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优劣,探讨哪一种心肌保护液更适于长阻断时间的复杂手术。方法:在计算机上运用相关检索词和检索式检索主要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0年1月,收集关于两种停搏液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们的研究旨在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大血管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优劣,探讨哪一种心肌保护液更适于长阻断时间的复杂手术。方法:在计算机上运用相关检索词和检索式检索主要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0年1月,收集关于两种停搏液在大血管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比较的相关文献,并手工检索所得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量表MINORS评价条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及stata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比值比(O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效应指标,各效应量均给出其95%置信区间(CI)。根据Q检验,无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异质性(P50%)则运用敏感性分析查找异质性来源,剔除异质性大的文章后无统计学异质性,则继续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通过观察漏斗图的对称性来评价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并行Begg’s和Egger’s检验。结果:最终有6篇文献符合本文纳入标准,其中2篇文献为RCT研究,余下4篇文献为回顾性研究,总共纳入459例患者,其中HTK液组(实验组)230例,含血停搏液组(对照组)2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停搏液在主动脉开放后的心脏自动复跳率(OR=1.07,95%CI:0.64~1.78,Z=0.26 P=0.80)、术后30天病死率(OR=0.60,95%CI:0.26~1.40,Z=1.19 P=0.23)、ICU监护时间(WSD=-0.21,95%CI:-0.63~0.22,Z=0.94 P=0.35)、机械通气时间(WSD=-0.24,95%CI:-1.10~0.62,Z=0.54 P=0.59)、术后当天CK值(WSD=-15.87,95%CI:-103.40~71.66,Z=0.36 P=0.72)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多巴胺使用量(WSD=-0.07,95%CI:-0.11~0.02,Z=2.87 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血管手术中,HTK液与含血停搏液相比,在自动复跳率、术后30天病死率、ICU监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当天CK值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多巴胺使用量上HTK液组略优于含血停搏液组。总之,HTK液的心肌保护效果略优于含血停搏液,且HTK液灌注可简化复杂手术的外科操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12岁印度尼西亚儿童牛奶摄入与乳糖吸收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部随机选取的营养状况良好的174名3~12岁健康儿童,包括72名3~5岁儿童和102名6~12岁儿童。结果 3~5岁儿童乳糖吸收不良患病率为20.8%(15/72),6~12岁儿童乳糖吸收不良患病率为35.3%(36/102)。牛奶或乳制品摄入与乳糖吸收不良之间无显著关联性(P>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全球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七位,位居死亡率的第六位。食管癌的主要组织类型为鳞癌和腺癌,我国以食管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尽管近些年来手术、化疗、放疗及肿瘤免疫等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步,但还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而目前食管鳞癌的发生、转移及复发等相关分子机制仍不明确。m6A R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已被证明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脂肪形
结直肠癌是全球主要致死性恶性肿瘤之一,构建适用于复杂临床背景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复发相关的分子标志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众多研究通常要求使用高质量的临床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如高肿瘤纯度的新鲜冷冻样本等,本文将这些样本定义为科研样本。而对于广泛存在于临床或组织样本库且具备患者完善的病理信息和随访数据的非科研样本,如石蜡包埋样本或活检微量样本等,受其低质量影响,难以获得精细可靠的基因
目的:系统评价微血管减压术对于治疗椎动脉和非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电脑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设定检索的时间为2009年1月-2019年8月,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的文献筛选,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后,运用Review Manager5.3统计软件对椎动脉和非椎动脉相关
目的:研究4EBP1-eIF4E-Mcl-1轴在HHT与ATO杀伤共培养AML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深入分析HHT与ATO杀伤粘附共培养后AML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1.构建人AML小鼠皮下荷瘤模型,体内探讨高三尖杉酯碱与三氧化二砷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2.将AML细胞与人骨髓基质细胞HS-5粘附共培养建立体外共培养体系,以模拟白血病细胞依赖的骨髓微环境;3.通过CCK-8法与Annexin V-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应用洛索洛芬纳片,以及应用洛索洛芬纳片加用以中医经筋理论为指导的中频脉冲电子疗法,观察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中频脉冲电子疗法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在沈阳市中医院骨二科病房收治的64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发病部位,性别,病程,年龄,治疗前痛风性关节炎症状体征评分、
目的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和初步分析肝硬化不同分期(代偿期或失代偿期)、不同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不同病因及腹水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并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进行简单的肠型分析,旨在通过肠道菌群的检测协助诊断及评估肝硬化及病情严重程度。方法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8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依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诊治指南,将肝硬化
目的1.检测lncRNA FAM99A在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评估FAM99A的临床意义;2.探索lncRNA FAM99A在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上下游调控机制;3.基于转录组学测序数据与肝癌患者预后情况,探讨肝癌中存在的分子分型;并构建数学模型,用于肝癌患者治疗方式抉择、预后风险评估和疗效检测。方法1.通过转录组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61对肝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差异,为鼻咽癌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自2012.01至2019.01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符合本研究项目纳入条件的600例鼻咽癌病例,通过SPSS软件,探究福建省鼻咽癌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其构成特点。按照患者的年龄分段将鼻咽癌患者分为青年组(18~40岁)、中年组(41~65岁)及老年组(66岁以上),同时选取252例电子鼻咽喉镜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技术,研究桃红四物汤作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获取桃红四物汤药物的有效成分、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收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靶点,获取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筛选出药物关键成分。将交集靶点上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