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胃癌的整个治疗过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及疗程,而且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和5年生存率等都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通过HE染色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进行组织学分类及临床分期,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Sp1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组织中Sp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p1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Sp1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术前诊断为胃癌并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预选标本,手术切除的标本即时取材,并由此将预选标本分为胃癌组(癌灶中心切取)、癌旁组(距肿瘤边界1cm≤癌旁组织≤3cm处切取)、正常组(距肿瘤边距>5cm处切取)。实验前筛除术前已行放化疗或其他辅助治疗的患者,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不符合胃癌诊断的患者,最后符合实验要求的标本共66例。将66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p1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p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通过HE染色方法将66例患者的胃癌组织按其分化程度的不同分为高、中、分化三组,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三组标本中Sp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Sp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按照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对66例胃癌标本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将Ⅰ期和Ⅱ期合为一组,Ⅲ期和Ⅳ期合为一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以上两组标本中Sp1蛋白表达水平,探讨Sp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另外分别探讨Sp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等临床指标指标之间的关系。统计软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①Sp1蛋白在胃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7.9%,癌旁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0%,正常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2%,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 p1蛋白在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87.0%和93.3%,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 p1蛋白在Ⅰ-Ⅱ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5%,Ⅲ-Ⅳ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胃癌组织中S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的大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Sp1蛋白的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②S p1蛋白在高、中分化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高表达。③Sp1蛋白在Ⅲ-Ⅳ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综上所述,Sp1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深度及转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