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孕周诊断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和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同时,研究将通过跨学科合作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来分析妊娠早期ICP孕妇与健康孕妇外周血液的m RNA差异表达谱,以期引导疾病早期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1.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记录完整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孕妇分为A组(ICP组,n=200例),B组(健康组,n=100例),其中将A组按照不同孕周诊断的ICP来设置亚组:A1组(诊断孕周≤28周,设定为早期诊断ICP组,n=20例),A2组(诊断孕周≥28周+1,设定为晚期诊断ICP组,n=180例)。t检验比较A、B组间的基线资料(年龄、孕次、收缩压、舒张压等),比较A1、A2亚组间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A2组诊断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总胆汁酸、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用卡方检验比较A、B组及A1、A2亚组间的剖宫产、早产、巨大儿、脐带绕颈、胎膜早破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的7例ICP孕妇的妊娠≥12周的外周血标本作为ICP组,收集同期的5例健康孕妇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用t检验比较ICP组(n=7例)与正常对照组(n=5例)间的基线资料(年龄、孕周、收缩压和舒张压等)。分别对12例样本进行RNA提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RNA的纯度和浓度,RNA样品的吸光度A260/A280≥1.6,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浓度和纯度,符合测序标准。用RNA-seq技术分析ICP孕妇(n=7例)和健康孕妇(n=5例)中mRNAs的表达水平,采用R校正deseq2包在妊娠早期的ICP孕妇组及健康孕妇组外周血中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对P<0.001、|log2 FC|>2定义为mRNAs差异表达的阈值,结合GO、KEGG、STRING数据库,通过生物学过程注释、生物信号通路富集、文本挖掘及蛋白/基因互作等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能与ICP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基线资料中的年龄、孕次、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A组、B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A、B组的孕妇早产率分别为40%(80/200)、14%(14/100)、剖宫产率分别为55%(110/200)、25%(25/100)、脐带绕颈发生率分别为41%(82/200)、2%(2/100),A、B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孕周诊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A1、A2组的孕妇早产率分别为15%(3/20)、42.8%(77/180),剖宫产率分别为30%(6/20)、57.8%(104/180),围产儿脐带绕颈发生率分别为20%(4/20)、43.3%(78/180),A1、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间巨大儿和胎膜早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孕周诊断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影响A1组的住院天数为(5.88±2.73)天,费用为(5387.62±1546.47)元,A2组的住院天数为(7.25±4.71)天,费用为(6548.38±5207.97)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A2组中诊断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在A2组中,诊断后的血清总胆汁酸(26.51±18.60)μmol/L、甘胆酸(10.03±9.47)mg/L、谷丙转氨酶(31.26±69.99)U/L、谷草转氨酶(30.62±48.35)U/L均显著高于诊断前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分别为血清总胆汁酸(3.05±1.39)μmol/L、甘胆酸(0.83±0.51)mg/L、谷丙转氨酶(11.87±5.29)U/L、谷草转氨酶(17.74±4.62)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胆红素水平的差异诊断前及诊断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6.测序样本的基线资料比较资料显示,ICP孕妇(n=7例)和健康孕妇(n=5例)基本情况中的年龄、孕周、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7.RNA质检结果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12例样本的RNA浓度和纯度合格,均符合计算机测序要求。通过RNA-seq技术分析,共获得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8个:FOSB、ATF3、S100P、TAP2、UTS2、SPSB2、CCR5和HLA-DQB1;下调基因17个:JUND、H19、HCG27、GSTM3、PSPHP1、ARL17B、JUN、MUC16、THNSL2、TUBBP5、GSTM3、LRRC37A、KAZN、KLRC2、TAS2R40、ZNF501和KLF6。8.GO、KEGG、STRING数据库分析与ICP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上调、下调的基因在生物学上的行为控制、免疫系统、炎症因子、信号传导、细胞分组的形态及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功能的差异表达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ICP的早期诊断有利于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对ICP孕妇进行早期监测、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以期有效减少和减轻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孕妇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治疗费用,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2.关键基因FOSB、JUND、JUN、ATF3以及KLF6可能是ICP潜在的早期诊断标志物,通过跨学科合作早期发现生物标志物,便于临床护理工作者对高危人群进行长期动态的跟踪随访,为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