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_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种民俗活动中,各民族都是穿着本民族的服装,现代的汉民族却遗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饰。古今中外,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民族文字,但不可能没有民族服饰。作为辉煌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汉民族服饰同样是世界服装艺术史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汉服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并对中华周边各民族的服装文化发展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上溯炎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下至宋明,连绵几千年,“汉服”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   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汉服作为汉族人的文化象征受到广泛关注,其本质就是人们通过服饰来寻求民族文化归属感。全世界孔子学院的建立,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汉服是礼仪文化的载体同时被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穿着汉服举行各种传统祭祀、传统节日等活动,全面宣传传统文化,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汉服复兴运动。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中国葫芦又称“蒲芦”,谐音为“福禄”。其枝茎称为“蔓带”,谐音“万代”,故而“蒲芦蔓带”谐音为“福禄万代”,大吉大利的象征,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葫芦的果实里面有很多种子,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葫芦作为“繁育生育、多子多孙”的吉祥物。葫芦被很多民族认为是人类的始祖而崇拜。在神话和故事里,葫芦始终与神仙和英雄为伴,被认为是给人类带来福禄、驱魔辟邪的灵物。很多神仙、神医也都身背葫芦或腰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