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兴,则国力强;农村稳,则国家安;农民富,则国运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1)。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有科学素养的农民,农民科学素养高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坚实的科技文化是基础,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农村的科学技术普及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科学素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在当今学术界,大家都比较认同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性,认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然而根据农业部统计显示,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是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科学素养。本论文总共分为六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分为两部分来讲,第一部分阐述了提升农民科学素养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为概念定义,列举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素养概念定义、及农民科学素养的概念界定;第三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南昌市新建区为例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描述,第二部分从农民科技知识判断、科学术语描述、科学观点判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知识获取渠道几个方面对农民的科学素养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第四章为国内外提高农民科学素养的先进经验借鉴,文中列举了美、英、日、韩、印等国家在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了多国共性的可借鉴经验。第五章在调查研究和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科学素养的有效路径。并于第六章作出相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