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镇痛活性筛选、基于UPLC-MS/MS技术的藤茶化学成分分析

来源 :广东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俗名有地文、水玉、野芋头、天落星和狗芋头等。主产于我国贵州、四川、湖北等地。《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半夏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 散结之功效。半夏临床运用已达两千多年,常配伍中药方剂,如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临床上主要用于祛痰止呕等,而我国部分地区民间有将半夏单用或与其他药组成复方用于镇痛的习惯。关于半夏的化学和药理研究报道甚多,但主要集中在祛痰止呕等方面,而对其镇痛活性成分及药理的研究甚少。为探明半夏的镇痛活性成分,本文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药理模型,筛选出半夏镇痛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进行了成分分析。  藤茶,俗名田婆茶、山甜茶、甘露茶等,为野生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嫩茎叶,学名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W.T.Wang),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福建、云南等地区。作为药食两用佳品,藤茶民间应用历史悠久,有“神茶”之美誉。藤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解酒功效已得到药理证实。藤茶化学成分丰富,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是其代表性成分,本实验室已分离纯化获得并做了相关活性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分析藤茶化学成分,本文采用UPLC-MS-MS技术,利用TOF-MS高灵敏度、快速高效的特点,根据分子离子峰以及二级质谱碎片信息,对比标准品信息和参考相关文献,对藤茶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并对部分黄酮类的ESI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探讨。  主要研究内容:  1.镇痛药效学筛选:为探究半夏镇痛活性部位,本文采用扭体法、热板法对半夏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镇痛效果较好。结合初步筛选结果以及文献,对有机酸部位、生物碱部位进行二次筛选考察,结果表明有机酸部位镇痛药效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2.响应曲面法优化半夏总有机酸提取工艺:在单因素结果基础上,选取因素和水平,采用Box-Behnken模型,利用Design Expert8.0软件对17个试验点进行数据分析,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对半夏总有机酸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总有机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4,乙醇浓度69.34%,提取时间109.2min。  3.石油醚部位和有机酸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本文对镇痛有效的石油醚部位进行GC-MS分析,经计算机检索,对照NIST2005谱库,确认37个化合物,烷烃类、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酯类、甾醇类是石油醚部位主要成分,占总含量的68.03%。对有机酸部位分别采用薄层色谱和GC-MS分析,确定3个小分子有机酸化合物以及4个脂肪酸。  4.藤茶化学成分UPLC-TOF/MS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Column(2.1mm×100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进样量5μL,柱温25℃。采用ESI源,负离子模式,质量扫描范围100-1200,根据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以及二级质谱图,并与对照品或文献对比,明确鉴定或暂时鉴别出29个化合物。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豆科常用中药甘草、黄芪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发根农杆菌1000、ATCC15834、R1601、1025、A4、9402进行毛状根的诱导及毛状根体系的建立。为了优化毛状根诱导条件,提高甘草和黄芪毛状根转化率、产出率,笔者从外植体的选择、发根农杆菌的类型、预培养时间、培养基的类型、侵染方式、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的用量等因素出发,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甘草和黄芪毛状根诱导最佳组合条件,建立了毛
楝科(meliaceae)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约50属,1400种,我国的主要属有:Aglaia,Aphanamixis,Dysoxylum,Melia,Munronia,Toona,Walsura等,其中,楝属(Melia)约20种。   楝科植物药用种类繁
目的:通过药理学与化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刺齿贯众心脑血管药理活性部位进行追踪,以确定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部位,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提供实验依据,为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方法
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产生是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如自身免疫缺陷性病、超敏反应、肿瘤的形成、持续性的病毒感染和过敏性疾病[1]。现代医学免疫学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学科,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出现和发展都有很多关联。例如,某些肿瘤患者,在一些病毒感染或放疗、化疗后免疫力低下,但临床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临床疗效药物却为数不多。免疫增强剂能够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细胞,使免疫功能降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达到正常水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