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是他们在解决专业问题时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不仅影响着汉语文化推广的国家大计,也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有效提高汉教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以往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从就业角度,即人才培养的“出口”反观汉教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探究如何有效提高汉教硕士专业实践能力。本研究要通过文献梳理明确了汉教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体系,通过问卷对汉教硕士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使用R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对毕业生及其主管的访谈深入分析了不同就业领域专业实践能力评价的异同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汉教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指汉教硕士在解决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与专业发展等具体问题时所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的总称。其结构体系包含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技能、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组织课外活动、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六个二级维度,17个三级维度,共49个具体指标。其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汉教硕士毕业生认为专业实践能力的三个维度在他们的工作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积极的心态与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再次是中华文化传播与教学能力。回归分析显示,本科专业会影响“积极的心态与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打分,年龄和已工作的时长会影响“中华文化传播与教学能力”的打分。再次,访谈分析显示,汉教硕士毕业生们对专业实践能力重要程度的评价既存在差异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共同点是受访者们都认为汉语交际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专业相关就业领域的受访者认为重要的二语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在非专业相关就业领域不那么重要,非相关就业领域的受访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的能力更为重要。不同行业领域各自的要求、不同领域岗位工作性质的共同点以及不同岗位对相同能力维度的侧重点不同是评价异同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汉教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未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充分利用选修课;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有待优化,部分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某些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合理,不利用学生将识记的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实习实践机会不足,教育实习实践仍需进一步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学与考核以及实际方面对汉教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