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仪吉编纂的《碑传集》,是清代非常重要的一部碑传汇编,收录后金天命至嘉庆朝凡二百余年两千多人的碑传,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根据《碑传集》中的碑传记载,不仅可以考察订正传主的生平事迹,补充相关史料,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细致考察清道光朝以前二百年间的生活风貌和历史状况。本文所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对钱仪吉家世生平与治学著述进行考察,呈现钱氏编纂《碑传集》的背景与条件。钱仪吉家学渊源,治学不偏举一端,一生著述颇为宏富,经学、史学、文学均多有造述。钱仪吉曾主广州学海堂,晚年又主讲开封大梁书院十余年,生活较为稳定,这都为他编纂《碑传集》提供了良好的主客观条件。二、对钱仪吉《碑传集》的成书过程与编纂体例进行考述,以见钱氏编纂《碑传集》的方法特色与旨趣。通过考察相关史实史料,梳理《碑传集》的成书过程并归纳出钱氏《碑传集》的编纂体例。具体说来,《碑传集》的编纂方法主要有四种:“省文存目”、“互见”、“附录”、“节录”。三、论文第三、四章对钱仪吉《碑传集》“文学”类碑传文进行基本文献层面的考察与研究,以说明《碑传集》“文学”类碑传文的史源情况,即《碑传集》“文学”碑传多来源于清人文集。此两章对《碑传集》所收录的68篇“文学”类碑传,按顺序一一考析之,每人先简述其生平小传,然后考察其碑传史源出处,最后述及该传主相关传记资料出处。此章最后分析钱氏《碑传集》收录不全之原因,并考证出钱氏《碑传集》未刻之前手稿流传情况。四、余论部分论述钱氏《碑传集》对有清一代及后世碑传汇编的影响。附录部分是钱仪吉弟子苏源生所写的钱氏传记以及钱氏《碑传集》所纂碑传作者索引,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了解钱氏生平与《碑传集》的文献价值。总之,本论文的写作,既重视对钱仪吉《碑传集》的整体把握,又强调对《碑传集》所收录碑传进行具体的考析,尽力彰显其史料文献价值,对此书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