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展中逐步得到优化,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深入,国际市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变得愈发的重要,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对于广大企业来说,银行信贷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可以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是制约其生产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功能已经日趋完善,信贷资源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长期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展中逐步得到优化,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深入,国际市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变得愈发的重要,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对于广大企业来说,银行信贷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可以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是制约其生产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功能已经日趋完善,信贷资源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长期存在的区域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却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信贷配置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基于这个角度,本文立足于我国不同区域发展不均的实际情况,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面考察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对出口的影响效果,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以货币产出率这个指标对不同区域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以创新为中介变量根据我国30省市近20年(1998-2017)以来的数据研究了不同区域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对当地出口带来的作用。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增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能够显著提高一个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当地的整体出口水平,与此同时,信贷资源能够更好的作用于创新能力本身就较强的地区。另一方面,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对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出口促进作用相对更大。对于中西部地区以及非沿海地区来说,仅靠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其出口规模并不会取得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同样的效果。除此之外,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作用于某一地区的出口效果会逐步降低。对于出口额本身较小、对外依存度较低的地区来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对其出口有着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当地出口贸易的发展程度进一步加深,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在其间发挥的作用也会逐渐减弱。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在市场化程度高、金融业竞争程度高的地区对出口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总的来说,良好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而增加一个地区的出口贸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作为企业,要着重加强创新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作为金融机构,要积极完善风险授信的体系、丰富相关业务种类;作为政府,要合理调配资源、加强监管能力。
其他文献
我国家族企业大部分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第一代创业者已经进入花甲之年,家族企业的交接班逐渐步入高峰期。与父辈的成长经历不同,家族二代普遍生活条件优越,接受过良好的教育。《2018中国企业家家族传承白皮书》显示,约有90%二代企业家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一代企业家。为了更好的培养接班人,多数一代创业者让自己子女在专业上选择金融、商科等相关专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为未来交接班
在当今中国,合理的进行保税区的区位选择和布局是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异的重要方式,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大力推进官员交流制度的实施,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地方经济起着主导性作用。政府官员作为地方政府的核心人物,对保税区的区位选择有着潜在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保税区区位选择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但是官员交流对保税区区位选择
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但同时企业也成为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源头。近年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2010年环保部列出16类重污染行业,提出此类上市公司应当定期发布环境报告,披露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等信息。由于采矿活动会破坏周围环境,造成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采矿业被列为重污染行业,许多国家对采矿业有严格
从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以来,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和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现象越来越重视。各国陆续出台了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发展为投资者、社会公众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获悉企业环境经营的直接渠道。但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于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而环境信息维度多、行业缺乏统一监测计量方法和标准、我国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内容选择主观性较大等等因素导致企业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来往密切,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同,因此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双赢的局。然而近年来,美方挑起贸易争端,理由是中美双边贸易整体呈现不平衡的状态,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大,并将责任全部归咎于中国。然而,美国只强调货物贸易的逆差,选择性忽略了不断扩大的服务贸易差。在这一背景下,基于美国去工业化的经济发展历程,本文提出基本假设:美国去工业化是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根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由贸易的增长,民营企业投资占社会总体投资的份额日益上升,在我国社会整体投资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背后依托国有资产和政府建立了联系,相对于民营企业,不论是在国家资源的分配,还是在融资问题上,都受到了相应的照顾。大多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希望通过和政府建立联系来提升企业的经营,这就产生了民营企业政治关联问题。而企业自身的投资决策往往会受到政
委托代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治理研讨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委托代理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类问题委托代理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在我国,大股东利用自身对公司的控制权以及信息优势“掏空”上市公司、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屡禁不止,从以前的“三九案”“华泽钴镍案”,到现在的乐视网、ST保千里、ST匹凸等案例的发
近年来,创业型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对国有经济的重组改造能力,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活力。创业板市场作为我国最有活力资本市场,其上市公司成长迅速,且处于非成熟期,依赖关键技术和人力资本,面临的商业环境也兼具高风险和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在股东治理上中,创立和控制这些企业的不仅仅是涉及个人,还充斥着大量团队合作。据纽约大学学者对2009年至2015年5月期间数千个初创公司的调查显示,这些新企业中高达
公司的投资是其财务规划的基本起点和长期业绩的重要基石,是影响公司现金流量特征和未来盈利水平的关键性因素(Habib and Hasan,2016)。在MM定理给定的完美市场中,可以认为公司的投资决策理当是由其Tobin’s q表征的投资机会集合确定的。然而,在实际中绝大多数公司未能实现最优投资效率,往往处于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情形。长久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群体结构以散户为主。但最近几年,机构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国有企业面临内部人控制、经营效率低下、政策性负担过重等问题,所以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文献十分丰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和深入使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征程,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融合国有资本的实力和非国有资本的活力,约束政府职能边界,降低政府非效率干预并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