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西部大开发这一世纪工程启动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均实现了重大跨越,产业转型加快、社会经济加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是相对于东部地区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仍然存在着制约性因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新常态下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先后出台“一带一路”倡议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也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西部地区进入了爬坡过砍、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西部地区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不断迈向深入,这对西部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本文系统研究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包括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江泽民关于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的实际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对产业发展的现状、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及制约性因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结合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经验,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系统提出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对策,为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实现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