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仿真工具SIMULINK的HLA兼容性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f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虚拟样机技术和仿真工具的不断成熟,单一学科的仿真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所以多学科协同仿真必然要取代单一学科的仿真。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提高建模效率,避免人力物力的重复投资,实现现有多学科仿真工具的协同仿真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层体系结构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是基于仿真部件的互操作和可重用的目的而形成的建模和仿真(M&S)领域的体系结构,它为各种类型的仿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集成框架。联邦成员是HLA体系中的仿真部件互操作和可重用的基础,它的开发过程包括实体模型的开发和对象模型的开发。对象模型的开发可以使用OMDT、联邦框架生成工具等产生相应的模型代码,实体模型的开发则可以使用现有的各个学科领域专门的模型开发工具。所以将各种现有实体模型开发工具嵌入到HLA框架中来是解决现有多学科仿真工具进行协同仿真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仿真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数仿真工具并不直接支持HLA标准,如何将现有仿真工具与HLA兼容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开发的用于系统仿真的软件产品,在MATLAB环境下运行。利用SIMULINK可以对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并可通过其自带工具Real Time Workshop将模型转换为C代码。本文基于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了如何将实体仿真模型转换为HLA联邦成员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了HLA的基本概念、思想等,并研究了非HLA仿真系统的HLA兼容性改造的原理。根据该原理以及对传统仿真工具的HLA兼容性改造方案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本文的技术方案。然后,重点对于SIMULINK的模型代码结构、外部接口及运行框架、SIMULINK模型代码与HLA联邦成员代码的框架对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航空航天中常用的雷达天线的仿真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了天线控制系统模型转化成C代码并被改造成HLA联邦成员的研究过程,主要内容包括VC++环境下打开并正确运行SIMULINK模型代码的方法、开发该实体联邦成员所应遵循的几个方面、仿真情节的设计过程、联邦及其联邦成员的开发以及将天线模型代码嵌入联邦成员的具体设计和实现过程等。最后,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其他文献
视频监控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网络通信方面,由于SIP协议所具有的优势使得SIP必然成为下一代网络融合通
随着空间应用的多样化和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航天电子设备所产生的数据量和所需要的数据传输带宽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对飞行器下传的高速数据流进行接收处理,急需具备高速数据
Web应用框架是支持Web应用开发的重要的软件复用技术,旨在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系统的可重用性、健壮性和可伸缩性。目前的Web应用框架大都侧重于封装底层的技术细节,复用粒度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