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的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长的空间,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必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限制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文选取兰州市这一带形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用地演变,从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五大类城市功能用地入手,观察各类用地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的演变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和政策,分析影响各类用地演变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未来兰州市用地空间的发展分类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建设更加健康与合理的兰州用地空间。本文按照兰州市四版总规的时间序列,分别对1954、1977、2000、2010、2019年的五大类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研究,在对各个时期的现状用地进行矢量提取后,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工业用地的规模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且向外围区域增多,未来工业用地的增长必将由粗放扩张型转变为精明增长型;以“156项工程”确定的工业基地依然承担着兰州市的工业职能。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工业用地占比对比来看,西固区、七里河区早期确定的工业基地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用地在各扇区的分布差异较大,用地分布相对于兰州市的主导风向是合理的,并且工业用地的拓展与兰州市的地形条件相统一。综合来看,影响兰州市工业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2)居住用地在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的圈层上表现出先增长后缓慢减小的趋势,在以黄河为中心的圈层上,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距黄河1-2km的圈层范围之内,表明黄河周边的景观对居住用地的拓展有一定的吸引力。居住区布局模式最早以苏联式“街坊”作为居住区的基本空间组织形式,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以后,逐步废弃小街坊布置,演变成大街坊和居住小区,建筑布置也演变成行列式或自由式布置。1990年开始采用“封闭社区”模式。自2018年7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以来,提出了城市生活圈的概念,将其作为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的依据,并对原有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的配套做了相应的调整。总体来说,兰州市居住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在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条件,发展过程中受到住房制度影响和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驱动,在微观层面的用地布局模式上,城市交通也起到了主导作用。(3)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作为城市的骨架系统,在城市建设初期,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但是随着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道路系统在打通东西向主要干道的基础上,加强了城市南北两侧与各组团的交通联系。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格局的演变在建设初期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逐渐随着城市规划的推进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绿色交通的不断引导,道路空间格局表现出多层次、网络化的空间格局。(4)绿地与广场用地因为早期城市缺乏粮食和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川地、滩地、台地是城市主要的绿地。随着工业污染的加重,开始注重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防护绿地的建设,并且增加了很多专业公园和广场空间。通过对绿地与广场用地密度演变的分析发现,在密度上呈现出城关区绿地和广场用地密度依然很大,其他地区表现出均衡的状态。在中心城区建设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性质、区域旅游、人居环境的提升均对兰州市绿地与广场用地空间的演变起到了影响。此外,从绿地与广场用地的规模演变分析后,发现近年来,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均在增加,但是趋于稳定,并且各种类型的绿地均在不同程度的增加。(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作为衡量城市服务功能的一个指标,在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集中规划布局在城关区,以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的地位,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在各片区的扩展,用地规模开始增加,并且在城市总用地面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城市中心区其他用地的疏解,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开始借助土地置换的途径填补空缺,更好地为兰州市的发展提供服务。此外,影响其演变的因素有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用地之间的耦合变化、城市规划的引导与控制、交通设施与网络的不断完善。(6)兰州市各类功能用地在演变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动态特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工业用地在城市中心区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兰州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城市的发展也开始向有特色、有内涵的目标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的用地开始增长,并且呈现出均衡化增长的态势,相应的工业用地开始递减,这与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相吻合。最后,聚焦到未来兰州市用地空间的优化调整策略,从现行国家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出发,提出兰州市未来各类用地首先应该借助兰州市的自然山水格局,塑造出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格局。另外,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职能定位的拔高,要借助外围的郊区空间,逐渐疏解出老工业用地,更好的为其他用地提供发展空间。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作为城市主导功能的配套用地,应该保证其空间配置的均衡性,使其能更好地辐射周边社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从对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特别是杭州近几年科学中考试卷STSE试题分析,找出有关STSE的知识体系,从而归纳出初中科学STSE的系统内容,并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教
当代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有三种分配方式:第一种是分配征地补偿款,以人人共享与平均分配为主旨;第二种是集体经济的股份配置,兼顾贡献大小与人口均分;第三种是社会保障与村庄的
论文在南京主城六区公共自行车运营数据与站点周围环境数据基础上,可视化公共自行车站点,综合分析运营数据与站点周围环境影响因子,得到南京市主城六区公共自行车站点以及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雨水由于其易于收集和利用、水质相对良好,在广大缺水地区已得到广泛利用。然而,现有的雨水利用方式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教学为中心,结合"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阐述实施分组教学的必要性,介绍具体细节,总结分组教学实践取得的成绩,同时找出其局限之
“(X)让Y怎么V”作为现代汉语中的高频结构,经常用于日常交际,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价值。正确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有助于学习者在某种语境下更加准确和有效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但目前还极少有学者对这一构式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把该构式和对外汉语教学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更是还没有出现。本文重点从三个角度出发,充分结合语料,总结并分析该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及功能,最后将其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教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不断推进,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国和地区政府出台了各项电商企业的优惠政策,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了青睐。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日益疲软及竞争
可见光通信(VLC)是以400-800 THz频段的可见光作为信号载体,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由于具有无需频谱许可、对人体无电磁辐射、可照明与通信兼用从而节省能源、在电磁受
夹芯结构复合材料是一种轻量化、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的新型多功能化结构材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夹芯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及建筑领域。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复合
集成电路(ICs)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IC的非法复制与非法传播问题也日趋严重。伪造的芯片不仅给芯片设计者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当一些敏感芯片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