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复发性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病因极其复杂,其中不明原因者约占40%~80%。近几年研究表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疗效不确切,治疗方案的规范性、治疗机理、对子代的影响等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反复自然流产的防治在现代医学中仍是盲点。反复自然流产属于中医滑胎范畴。中医认为妊娠与肾和冲任二脉有密切关系。肾藏精主生殖。当肾气盛,精血充沛,天癸至,月事以时下,两精相搏,则可受孕。胞脉系于肾,胞气之固,全赖肾以系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胞宫是胎儿生长发育成长的居所。气以载胎,血以养胎,气为血帅胞宫气血变化也是孕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肾气充足,冲任之气固,则胎有所藏,血有所归,胎儿便可以正常发育,反之,肾气亏损、气血失调、冲任失固,不能摄血以养胎,摄气以载胎,胎元失固,则发生堕胎、滑胎等。肾虚可导致肝、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出现肝肾不足、脾肾两虚、心肾不交等证,并影响冲任气血紊乱,则胞宫难以摄精成孕。肾为冲任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治疗反复自然流产必须补肾健脾养胃,调理冲任。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补肾调冲中药对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作用,通过观察血清FSH、LH、E2值等的变化,为其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观察、随机对照的方法,6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被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与予针灸和补肾调冲中药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补肾调冲中药治疗。中药采用补肾益冲丸和活血调冲丸,针灸主穴位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观察治疗前后基础体温(BBT)的变化、BBT可检测排卵情况,如BBT为单向型的则无排卵,如BBT为双向型,但温差小于或等于0.3℃,或高温相持续时间小于1—2天,或体温上升缓慢,则提示为有排卵而黄体功能不足怕;B超观察卵泡变化,同时进行血清中FSH、LH、E2值的测定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26.7%,有效率56.7%,无效率1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痊愈率13.3%,有效率46.7%,无效率40.0%,总有效率60.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卵泡的直径都有明显变化(P<0.01)。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达83.3%,基础体温连续测定双相率明显提高,卵泡及子宫内膜生长发育的比较显示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清中FSH、LH、E2水平亦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比较组治疗后有效率达60.0%,卵泡及子宫内膜生长发育的比较显示治疗后比治疗前不如治疗组增加显著,血清中FSH、LH、E2水平亦比治疗前不如治疗组明显提高。结论:针刺配合补肾调冲中药有较好的促进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正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促进卵泡及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有强烈的促排卵、健内膜作用,可显著提高排卵和妊娠率。针药结合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针药结合和口服中药可达相同的排卵效果,但针灸治疗受孕率优于口服药物者,流产率低于口服药物者。针药结合对排卵障碍性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配合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的安全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