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探讨意识形态在翻译中的作用提供了契机。许多翻译研究派的学者都致力于翻译中的语言外部研究,勒弗维尔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意识形态是操纵文学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翻译产生操纵的意识形态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多,本文从中选取政治因素,重点探讨政治意识形态的操纵作用。在勒弗维尔的操纵理论下,翻译活动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中,而是译者受意识形态等因素操纵对原文本的“改写”。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下,翻译活动受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等权利的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意识形态倾向都是权利话语制约的结果。以上述理论为研究基础,本文采用了提莫志克提出的研究模式,即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将宏观的文化研究与微观的语言分析相结合引入对意识形态与翻译关系的研究。 本文重点考察政治意识形态的操纵对文学对外翻译的影响。对外翻译是指从母语到外语的翻译,其主要功能在于主动向外传递本文化的信息。对外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密切联系为研究政治意识形态的操纵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译本案例。本文选取了《毛泽东诗词》的五个译本作为案例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二章从研究背景出发,分别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并对引用的相关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第三章对案例研究基于的译本《毛泽东诗词》及其所处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进行简介。第四、五章选取《毛泽东诗词》译本中的典型例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发起翻译和形成翻译两个阶段深入论证政治意识形态的操纵作用。在发起阶段,文章重点考察政治意识形态如何对发起翻译的赞助人和翻译选材产生操纵;在形成阶段,文章重点考察政治意识形态如何对翻译的方式、译本的物理形态、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操作产生操纵。第六章结论中,本文强调通过案例研究可以证明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对外翻译的发起和形成产生操纵,籍此也可以总结并预测政治意识形态的操纵对翻译的持续影响。同时,文章总结性地论述了优先探讨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重要意义及选择对外翻译作为案例研究可以进一步论证翻译研究派理论的广泛应用性。 最后,文章也再次提出案例研究对于探讨“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这一课题还存在微观性和局限性,本文只是初步研究,并试图证明政治意识形态的操纵对翻译活动是“如影随形”般挥之不去并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