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体外扩增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靶向肿瘤等特点。而纳米金三角棱镜因其特有的结构、显著的光学各向异性、可控的纵横比和高度敏感的光学特性,在生物成像和光热治疗方面成为近年来纳米科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旨在结合上述两者的优势,制备成像和治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实现对胃癌的诊疗一体化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将CIK细胞与胃癌MGC803细胞按照不同的效靶比和孵育时间共培养,研究CIK细胞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MGC803细胞增殖变化、迁移能力、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证实CIK细胞明显影响MGC803细胞的增殖及迁移速率,使MGC803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建立裸鼠胃癌模型,考察了DiR荧光染料标记的CIK细胞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情况,证实CIK细胞能够有效地靶向裸鼠肿瘤部位。2.采用硫代硫酸钠还原氯金酸合成纳米金三角棱镜,未加入CTAB等有毒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材料的生物毒性。该方法合成的纳米金三角棱镜为边长~100nm,厚度~10nm的等边三角形片状结构,在近红外区段具有可调的等离子共振光谱峰;体外细胞实验考察了纳米金三角棱镜的生物安全性和热疗性能,证实该纳米材料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强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使胃癌细胞MGC803在近红外激发光照射下大面积死亡,存活率大大降低。3.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CIK细胞生物靶向性,纳米金三角棱镜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特性,组装了一种新的多功能纳米探针,即PEG功能化纳米金三角负载的CIK细胞探针。我们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以及ICP-MS定量分析仪技术,成功检测到进入CIK细胞中的纳米金三角棱镜,证实探针成功制备;通过裸鼠胃癌模型,光声成像仪示踪该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情况,证实了其良好的靶向性和光热治疗性能,裸鼠肿瘤生长得到明显控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成功制备了PEG功能化纳米金三角负载的CIK细胞探针,该探针具有胃癌靶向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双重作用,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