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的几点人学思考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人学是在批判地吸收以往优秀人学思想的同时,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存在、本质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实践创新是主体的人根据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结合新的实践方式和规范去变革客体,创造具有新质的客观事物以满足一定主体人的需要的物质实践活动。人与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存在即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意识存在三位一体的存在。人的存在与实践创新是统一的。一方面,从实践创新的条件看,实践创新的承担者、中介、内容及方式等都离不开主体的人,人的存在是实践创新的前提。另一方面,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以及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力、社会关系和一切精神文化都是在实践创新中创造和形成的,实践创新是人的存在的现实基础。人的本质是由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生产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等构成的动态的有机系统。人的本质与人的实践创新不可分割。一方面,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实践创新的基本条件,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是实践创新的现实条件,人的需要是实践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实践创新体现着人的自觉能动性、体现着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人的发展是每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性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实践创新互相促进,二者是统一的历史过程。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发展推动实践创新的历史进程;同时,实践创新创造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的一切文化知识等条件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本文通过实践创新的人学思考,试图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关于人的实践创新问题,其途径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个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力;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接入使得孤立电网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以蒙东某实际工业电力系统为例开展了高耗能负荷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的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建立了电解铝
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工艺能耗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几年来,该厂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充分挖潜,全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科技、技改项目充分发挥节能作用,工艺能耗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也牵动了中国政府的神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30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
摘 要: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学生的发挥空间受到限制是因为赖以生存的生活和阅读土壤不够肥沃。因此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很难抒真情、写真我、说真话。所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对这些问题得到重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开辟出更为广大的教学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一、分析小學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方
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基本视角出发,将科学不端行为界定为在科学研究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科研人员或科研管理组织违反科学规范的行为,从结构分析上,并将科学不端行为分为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