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作为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其实施与应用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制造型企业ERP实施项目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没有科学的管理基础为有效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开展企业管理创新的运营模式提供保障。而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系统不仅是企业实施ERP的源动力,更是ERP成功实施的保证。因此,要保证ERP的实施,就要确保生产系统的成功运转,即要保证生产系统的管理基础处于ERP实施的基准之上。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是对有关人员、物资、设备、能源、资金和信息等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设计、改进和实施的。在面向ERP实施过程中,生产系统管理基础是通过IE的人、机、料、法、环5方面表现出来的,IE技术未必能解决ERP实施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却可以相应地规范生产现场管理、优化生产系统、提升管理基础。为此,本文把面向ERP实施的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管理基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IE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生产系统管理基础评价体系、生产系统管理基础水平与ERP实施差距的识别与分析及改进实施策略,目的在于建立科学的、可量化的方法,为制造企业实施ERP工程提供有效的决策咨询。 首先,本文介绍了ERP、生产系统、管理累积、ERP分级模式与管理集成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IE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后面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分析了我国ERP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生产系统建立有效的管理基础评价体系,并开展基于评价结果的管理改进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从IE的人、机、料、法、环5要素出发,建立一套面向ERP实施的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管理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作为该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得出生产系统管理基础的评价结果。 第四,通过基于IE的生产系统管理基础评价结果的ERP实施策略分析,识别出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管理基础水平与ERP实施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应用雷达图、因果关系图进行差距分析,利用IE技术实现差距的改进与弥补、提升管理基础,确保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转及ERP的成功推进。 第五,以G企业为例,通过对其生产系统管理基础的综合评价,识别和分析了管理基础与ERP实施的差距,并提出IE的改进弥补策略,进一步验证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和IE技术弥补差距、提升管理基础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