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对肉鸡胸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鸡养殖是目前畜禽产品生产规范化程度最高的肉类供应方式之一。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源蛋白的优质供给成为家禽养殖者和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叶酸作为一碳单位代谢的重要参与物质与蛋白质代谢过程具有密切的关系,本试验通过叶酸干预,借助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叶酸调控肉鸡蛋白质代谢的内在机制,为叶酸在鸡饲粮的合理有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试验一基于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探究叶酸对肉鸡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借助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探究叶酸与AA肉鸡胸肌氨基酸代谢过程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取AA肉鸡105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n=7),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叶酸组,三组均饲喂叶酸水平为1.3 mg/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叶酸组按照正常叶酸摄入量的10倍灌服叶酸,生理盐水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饲养结束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收集胸肌样本用于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和后续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1)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表明灌服叶酸显著上调胸肌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P<0.05),还显著地增加了肉鸡胸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L)的基因表达量(P<0.05),但对肉鸡胸肌丝氨酸磷酸丝氨酸磷酸化酶(PSPH)、谷氨酰胺转运酶(SLC1A5)和谷氨酰胺分解酶(GSL)基因表达量没有影响(P>0.05)。(2)与其他两个组相比,灌服叶酸显著降低了血清ALT的水平(P<0.05),提高了血清ALB的水平(P<0.05)。(3)灌服叶酸并未影响血清IGF1水平和胸肌IGF1表达量(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叶酸主要通过调控氨基酸的转氨过程来影响氨基酸的内源合成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代谢,并未对胸肌氨基酸外源摄入产生影响。试验二饲粮添加叶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试验一已经确定叶酸灌服会影响肉鸡胸肌氨基酸的转氨过程,对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氨基酸产生了影响,本试验旨在探究叶酸对肉鸡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以获取预期表型结果。本试验选取AA肉鸡1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剂量叶酸组(n=14),分别饲喂叶酸水平为1.3 mg/kg和13 mg/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42天。于试验第21天和第42天早上08:00集中屠宰,统计生产性能并收集肠道粘膜、胸肌、腿肌和腹脂样本,对肌肉蛋白质代谢指标和肠道叶酸转运载体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1)饲粮添加叶酸显著增加了肉鸡21d和42d体重(P<0.05),同时提高了肉鸡前期(1-21d)和后期(22-42d)以及全期(1-42d)的日采食量(P<0.05)和日增重(P<0.05);饲粮添加叶酸显著降低了肉鸡前期(1-21d)的料肉比(P<0.05),但对肉鸡后期(22-42d)和全期(1-42d)的料肉比没有影响。(2)饲粮添加叶酸显著增加了肉鸡21d和42d的胸肌重(P<0.05)和腿肌重(P<0.05),提高了肉鸡42d的胸肌率(P<0.05),对肉鸡的腿肌率没有影响;饲粮添加叶酸显著降低了21d和42d肉鸡腹脂率(P<0.05)。(3)饲粮添加叶酸显著提高了21d十二指肠和空肠FR的基因表达量(P<0.05),同时提高了肉鸡42d的空肠FR基因表达量(P<0.05),但对肉鸡十二指肠的FR基因表达量没有影响(P>0.05);饲粮添加叶酸降低了42d肉鸡空肠PCFT的基因表达量(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叶酸能够提高胸肌和腿肌率,降低腹脂率,从而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试验三叶酸调控肉鸡蛋白质代谢的机制探究试验一和试验二结果提示,叶酸通过调控氨基酸的转氨过程从而影响胸肌中蛋白质的代谢,本试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叶酸调控肉鸡胸肌蛋白质代谢的机制。试验二结束时,收集胸肌样本用于测定AKT/m TOR通路相关因子和生肌决定因子家族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饲粮添加叶酸显著增加了肉鸡21d和42d胸肌GLUL的基因表达量(P<0.05),但对肉鸡胸肌SLC1A5基因表达没有影响(P>0.05)。(2)饲粮添加叶酸显著提高了肉鸡胸肌21d和42d磷酸化AKT和S6K1的蛋白表达量(P<0.05),同时还降低了肉鸡胸肌42d磷酸化S6的蛋白表达量(P<0.05)。(3)叶酸显著地提高了21d和42d肉鸡胸肌Myog基因表达量(P<0.05)。本试验结果首先验证了叶酸主要通过调控谷氨酰胺的转氨过程从而影响谷氨酰胺的内源合成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代谢,叶酸并未对胸肌谷氨酰胺的外源摄入产生影响,结果还表明饲粮高剂量叶酸水平可以激活AKT/m TOR通路,从而增加其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S6K1的活性,进而可以增加生肌决定因子家族Myog的基因表达从而完成对蛋白质代谢的调控。本研究表明,叶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肌肉蛋白质沉积有较好的效果,叶酸还通过叶酸通过增强转氨酶活性调控了氨基酸的转氨过程从而为蛋白质合成提供充足的原料,之后再通过激活AKT/m TOR通路,增加其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S6K1的活性,进而影响生肌决定因子家族的表达,最终影响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城市行道树的规划种植仍以景观美化为主导因素,忽视了行道树的生态效益。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在获取实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i-Tree模型对研究区内4268棵行道树的组成结构及生态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GIS(Geogra
退耕还草工程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探讨气候变化情境下撂荒草地土壤碳组分和呼吸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胞外酶的相互影响关系,对理解脆弱生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碳库组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12年的草地为研究对象,人工模拟气候变暖和降水增加及其交互作用,采用野外检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碳组分和土壤呼吸速率对增温增雨的响应特征及其酶活性作用过程,阐明了气候变化
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原产于北美洲,是全球百大入侵物种之一,近年来通过捕食和生态位竞争对入侵地的原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当地的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盐度作为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对水生生物的个体表型和种群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也导致了部分地区淡水水体盐度的增加以及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研究表明盐度对食蚊鱼的入侵和扩散具有限制作用,生活在
目前大熊猫人工授精的受孕率偏低,使得人工圈养大熊猫的繁殖变得十分困难,及时的开展大熊猫精液品质的研究及其冷冻保存技术研发,对于维持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建立秦岭亚种种质资源库,走出大熊猫濒危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冷冻过程中精子遭受的氧化损伤是影响冻精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精子冷冻保存液中添加抗氧化剂,已成为提高家畜冷冻精液品质的重要方法。本试验采用ELISA等技术,通过对秦岭大熊猫精浆指标检测的基础上
桑树(Morus alba L.)广泛用作养蚕饲料和盐碱地治理,但盐胁迫严重制约了桑树的生长。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桑树耐盐性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林龄桑树AMF与土壤养分、酶活性的进行相关分析,根据形态和分子特征分析AMF多样性,研究盐胁迫下AMF对桑树生长和光合作用、K/Na平衡等指标的影响,揭示AMF对桑树耐盐性的作用。主要研究
在精液冷冻保存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会使精子的抗氧化系统损伤,从而诱导精子凋亡,使得精子丧失受精能力。因此目前通常使用在精液冷冻保护稀释液中添加抗氧剂的方法来提高精液冷冻保存效果。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LS)被证实在猪精液冷冻保存过程中起到了保护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以提高犬精子冷冻保存后的活率。但是,目前关于这三种抗氧化剂对于山羊精液冷冻保存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尚
在畜牧生产中,滥用抗生素会破坏动物胃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增加细菌耐药性。益生菌制剂有无毒害、无污染、无残留、无副作用等优点,并且能增加动物采食量、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促进生长。本试验通过饲用不同剂量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研究其对舍饲山羊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的差异,为改善畜禽生长性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选取4月龄波尔山羊母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三个处
目的 观察多元化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生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采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GDM患者资料,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1例)和常规组(4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多元化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评分]、遵医行为评分、生活
畜牧业集约化养殖存在家畜缺乏运动以及高能量饲料导致脂肪沉积异常等问题。商品猪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过度沉积造成的瘦肉率及肉品质下降,极大地影响畜产品高品质发展,是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精准营养调控方式十分必要。龙血素B(Loureirin B,LB)是提取自龙血竭的天然小分子药物,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促进线粒体功能等生物活性,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因此,本试验利用LB处理高脂饮食诱导
短链脂肪酸受体是一种特异性结合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机体脂代谢、肠道免疫以及营养物质吸收等多个生理过程,与肥胖、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密切相关,是极具潜力的药物靶点。虹鳟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具有极高的产业价值。本研究采用分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对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虹鳟短链脂肪酸受体FFAR3(free fa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