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水力劈裂机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 71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岩体由于本身的结构不确定性,使得对其力学效应和渗透性的研究遇到巨大困难。在研究工程区域的岩体稳定问题时,规模巨大的断层等构造可以具体描述,但是大量的小规模构造难以具体描述。正是这些小规模构造在导水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水的渗流问题又是影响岩体以及其上的建筑物稳定的重要因素。 正如人们所知,渗流会降低岩土体的稳定性。在高静水压力作用下,岩体内水的流态已经不能完全被岩体中的通道所约束。具有高势能的水会破坏岩体的原有结构,“创造”出更多的渗流通道来,以满足它卸掉势能的需要。水力劈裂问题的研究实质,就是具有高势能的水对岩体的破坏。 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弹脆性损伤理论,研究岩体水力劈裂的机理,在以下方面有所进展: (1) 在弹脆性力学的范畴内,提出基于应变的岩体破坏模式,并推导了判别准则。认为岩体的破坏具有拉和剪两种形式。由于具体的承载条件和约束条件不同,岩体破坏时,可能是以某一种(拉或剪)形式破坏,也可能两种破坏形式并存发生。两种破坏形式并存发生时,在一个足够小的时间段内,也是以单一的形式发生,只是在下一时间段可能就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发生破坏。在一个具体的时刻,岩体发生哪一种形式的破坏,取决于当前哪一种破坏趋势占优势地位。 (2) 基于常规三轴水力劈裂试验,提出了材料“不均匀系数”的概念,用来描述了材料的不均匀分布状况。并基于此,提出应变(应力)集中为核心的水力劈裂观点。认为:岩体,特别是脆性岩体的破坏是从局部开始的,在局部形成裂纹。裂纹的扩展,及裂纹的相互连通,导致岩体整体破坏。在高压水荷载的作用下,岩体的劈裂破坏必然伴随着高压水的侵入。对于裂缝来讲,高压水对裂缝面施加面荷载。正是这一面荷载的作用,大大加强了缝端的应力集中程度。这也就是水力劈裂为什么会对岩体的稳定造成巨大威胁的原因。 (3) 建立了渗透系数与损伤变量的关系函数。以此为桥梁,建立渗流、破坏的耦合关系。开发了有限元耦合计算程序。耦合计算分两部分:岩体的力学反应和岩体结构变化造成的渗流场的反应,两部分分别计算交叉叠代。数值计算的研究重点如下:①对岩体材料的非均匀模拟,选用Weibull分布或标准正态分布函数为计算单元赋材料参数(主要是弹模)。研究表明,分别按两种分布函数为材料赋值,得到的裂缝扩展没有明显差别。②在裂缝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上,数值计算分荷载步,在每一个荷载步内再叠代计算。在每一个叠代步,只允许一个单元破坏。破坏后的单元要进行应力转移。应力转移的大小按照弹脆性本构模式进行。如此反复叠代直到平衡为止,进入下一荷载步。计算表明,荷载步的大小对计算收敛性影响明显。计算时一般尽量设置小载荷步,载荷步过大时可能导致计算不收敛。③渗流场计算中,由于新裂缝连通性假设,随裂缝的扩展,渗流场变化明显。
其他文献
电磁辐射现象是受煤体变形破裂的结果。现场观测表明 ,工作面周围不同位置 ,电磁辐射信号是不同的 ,煤体中的应力越高 ,变形破裂越强烈 ,电磁辐射信号越强。同时给出了冲击矿
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成像雷达体制。经过四十余年的研究,SAR的成像理论和实现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本文以发展合成
研究了适宜的双歧杆菌分离方法,从婴儿、成人粪便中分离到36株疑似双歧杆菌,经过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确认为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20株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6株。
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是体现企业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企业能够全面掌握当前现场管
目的: 研究中药药物绷带抗炎、镇痛作用和对皮肤刺激性、皮肤急性毒性、皮肤过敏反应以及应用该绷带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和临床疗效。 方法: 1,使用普通绷带组,氢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的发展,在化学化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从这些数据获取有用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的有效性,总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近几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工、竣工数量,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政策变化,已入住市民对保障性保障建设的满意情况等的研究分析,对南宁市今后保障住房
在对瘦肉型猪(PIC344)精液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EC.3.1.3.1,简称AKP)分离纯化的基础上,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精液反复冻融后,用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
在当前课程教材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应该采取措施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加强多媒体辅助化学知识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网络的出现,给教育事业带来了
团队角色理论的应用是团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管理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成功的团队通过担任不同团队角色的人的优势互补,才能组成强有力的团队。团队角色的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