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经济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时代的经济转型升级对投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在投资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各级政府也积极探索、寻求创新,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扩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投资重点经济领域和薄弱环节。伴随着一系列国家级基金的成立和利好政策的发布,我国政府投资基金也呈井喷之势发展。据私募通数据库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共设立政府投资基金2086支,基金总规模75409亿元。然而,政府投资基金如此快速、大规模的设立,其引导社会资本的效果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如何?这些核心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设计与实施路径,亦会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从政府投资基金核心目标定位出发,围绕基金经济效应这一主线,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并以基金作用路径为落脚点,全面总结基金经济效应及作用路径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国外经验与教训,探讨提升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经济效应的政策建议。论文分为以下9章。第1章是绪论。首先,从政府投资基金的背景出发,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继而,从政府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基金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分析了该领域有关问题的前沿成果。最后,提出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逻辑,总结了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结合政府干预理论、资源配置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功能、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进而,明确政府投资基金的核心目标,探讨基金的功能与特性。最后,展开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理论分析,明确了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路径,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分析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首先,从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入手,全面回顾总结基金发展的各阶段。同时,从财政角度出发,通过政策的演变分析,阐述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由来及背后的财政政策逻辑。通过历史与政策双重视角,形成了对政府投资基金发展历史的全面考察认识。继而,从管理体制、基金发展两个角度展开对政府投资基金的现状分析,呈现了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状态。最后,探索性的从风险转嫁、风险新增、风险衍生三个方面对基金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分析。第4章评估、分析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效应。结合上文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效应理论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与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联立方程模型,分别对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政府投资基金与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总结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效应情况及问题。第5章评估、分析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经济增长效应。本章围绕政府投资基金促进经济增长建立计量分析模型,从时间、地区、基金类型三个维度对基金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水平、效应差异、变化趋势进行综合探索,并进行较为全面的稳健性检验,以确保实证分析结果的稳定性、有效性。第6章评估、分析我国政府投资基金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本章围绕政府投资基金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计量分析模型,从时间、地区、基金类型三个维度对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显著水平、效应差异、变化趋势进行综合探索,并进行较为全面的稳健性检验,以确保实证分析结果的稳定性、有效性。第7章对政府投资基金经济效应的作用路径及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本章结合政府投资基金作用路径的理论分析,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作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进而,结合实证结果,分析我国政府投资基金作用路径的特征,并总结经济效应及作用路径存在的各项问题。最后,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索、分析。第8章总结了国外政府投资基金的经验。本章对美国、欧盟、加拿大的政府投资基金的基本情况、运营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并提炼、总结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教训。第9章为研究结论与优化建议。本章围绕上文的研究结论、问题及原因分析,从基金设立、基金募资、基金管理、基金投资、风险管理五个方面探索提升基金经济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效应显著,但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1)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具有明显的引导效应,杆杠率在1.02-2.33之间,处于较低水平;(2)政府引导基金具有引导效应,但引导效果不够理想。按引导效应水平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政府成长性基金、政府创投基金、政府并购基金;(3)在发达地区政府引导基金侧重于引导创投基金,而在欠发达地区侧重于引导成长性基金、并购基金;(4)政府投资基金与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之间带动效应与挤出效应并存。2.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经济增长效应显著,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点。(1)政府投资基金在全国层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其效应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性趋势,效应峰值一般出现于基金设立后的第三个年度;(2)基金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水平高于东部地区,但要比东部滞后1-2年;(3)政府创投基金、政府成长性基金、政府并购基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周期存在差异。3.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在全国层面具有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但存在显著滞后性与地区差异。(1)政府投资基金在全国层面具有显著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但其作用效果要在基金设立后的第四年、第五年方有体现,具有明显滞后性;(2)基金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优于中西部。具体来看,1)基金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效应水平不显著。2)基金对东部第三产业发展的效应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3)基金在中西部地区对经济服务化水平为负向影响;(3)仅有政府成长性基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促进作用,三类基金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政府并购基金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效应水平最高。4.我国政府投资基金作用路径基本畅通,但存在路径约束。(1)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经济效应的发挥存在路径约束,基金的企业发展效应、经济要素发展效应均有待提升;(2)基金经济效应的核心在于企业发展效应的释放,该环节为基金管理制度建设的密集区;(3)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经济效应及作用路径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通过有效制度供给予以化解。本文在分析我国实际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一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规划基金设立。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基金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创新创业的支持,重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因地、因时、因需的发展基金,避免对市场化资金形成挤出效应。二是以政策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基金募集资金能力。强化基金配套政策,优化合作方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放宽基金的地区保护主义约束,激发社会资本的活跃性。三是以提升企业发展效应为核心,强化基金管理体系建设。合理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建立集中与分散集合的基金组织管理模式,强化基金及相关管理方的制度建设,建立全面、科学的基金绩效管理体系。四是通过基金投资带动资源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加大基金对中西部及特定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基金与政策协调配合,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基金吸引人才资源,引导市场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五是加强风控制度建设,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控制转嫁风险;规范基金运营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降低新增风险;强化基金预算约束,禁止“明股实债”,严防衍生风险。
其他文献
在Sennheiser的耳机系列中这副Momentum继承了顶级产品的做功与工艺、技术 在一个产品领域中,如果当某个品牌及其产品的影响力已经强大到可以影响到同类产品的发展趋势和形成
从要素密集度看,日韩对山东转移的制造业可划分为三大类,文章首先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之 后得出投资成本、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日韩国内因素是影响日韩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
期刊
目的确定提取洋葱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洋葱多糖,并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洋葱多糖含量。结果正
黔东南植物资源丰富,但关于野生芳香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不足.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走访调查了黔东南野生芳香植物资源.结果表明:黔东南野生芳香植物总计有33科74属175种,主要是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对AMH、卵巢功能及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179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