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意义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但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却与资金保障不匹配。无论是正式间接融资体系还是资本市场都未能对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供给。如果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继续得不到解决,不仅会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会进一步加剧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活动,影响到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本文仅以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现状、困境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研究,旨在揭示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一些规律,探索一些适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间接融资途径,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论文结构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同时对本文涉及的与民营企业相关的概念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第二章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困境分析。主要对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现状、困境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三章重塑银企关系,强化银企信息沟通,改善信贷困境。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的障碍既存在于民营企业自身又存在于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但民营企业自身是主要方面。要想从根本上克服民营企业的融资障碍,首先是民营企业自身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针对银企关系不融洽而形成的间接融资困境,可以从银行、民营企业以及政府三方面的改变和完善来重塑新型银企关系,以改善民营企业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融资困境。
第四章建立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在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信用透明度不高的情况下,通过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条件。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加快资源流动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也是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的一环。在我国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第五章建立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的融资桎梏解套。民营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依托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为民营金融机构的设立提供了资本金来源。只有内生于民营经济并且服务于民营经济的民营金融机构才是有效的。建立适合本国市场经济要求的民营金融体系、恰当定位的民营中小金融机构,会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第六章结论。关于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困境的探讨必须要从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包括金融环境和政策因素。解决这一困境也要在充分认识民营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寻找优化间接融资环境的途径。一方面,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要改变对民营企业所有制的歧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更要加强自身建设,以优质的企业质地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弥补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唯物辩证法和统计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民营企业间接融资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剖析和揭示了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相关的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