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塞油田位于陕北斜坡东部,储层宏观物性和微观孔隙类型多样,储层储集性能、渗流结构、流动层带复杂,测井解释和挖潜难度很大。本文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和测井解释技术为指导,综合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试油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了安塞油田沿河湾地区长6地层构造及沉积相特征,利用测井多井分析技术及处理方法,开展了该区测井资料预处理及其地质基础数据研究,将该区目的层段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为Ⅰ、Ⅱ、Ⅲ类,即有利的、较为有利及较为致密的三类,分别建立了基于岩石物理相分类的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和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实现了将非均质问题转化为相对均质问题解决,有效的提高了储层精细解释的精度和效果。依据该区长6储层化验分析和测井资料,分析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成岩孔隙演化和夹层特征,尤其是阐明了成岩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对该区低孔、特低渗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为筛选该区优质储层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灰色系统集成和综合储层渗流、储能与非均质的多种信息进行了储层流动单元综合评价,利用评价出的Ⅰ、Ⅱ类有利流动单元对该区长6储层含油有利区进行挖潜研究,圈定出含油有利区32个,其中一类、二类含油有利区14个,含油面积141.3km2,地质储量3953.3×104t,这些评价出的一、二类含油有利区为研究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利目标及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