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范围定几何高超声速进气道自适应泄压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ahsdb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进气道是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推力特性。论文针对宽范围定几何高超声速进气道高低马赫数下的总体性能与低马赫数起动性能之间的固有设计矛盾研究了一种利用气动原理实现自动开启与自动关闭的新概念自适应泄压控制系统。论文首先分析了自适应泄压控制技术的气动原理,并就自适应泄压流道主要设计参数对进气道正常工况下的泄漏量及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了较系统研究,通过Ma4唇口激波反射点的一个泄压槽及均布于其上游的三个泄压槽组成的自适应泄压控制系统,采用数值仿真方法使内收缩比达到2.1的原型进气道以正常工况下不足2%的流量损失为代价实现了Ma3.8自起动。之后对自适应泄压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同时减小泄漏量并提高进气道总体性能。论文还针对一种内收缩比高达2.57,采用自适应泄压控制的二元高超进气道方案开展了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风洞试验验证了该大内收缩比进气道Ma4下的自起动性能;该进气道宽范围内总体性能与抗反压能力均较常规进气道显著提高,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极限抗反压能力提高了40%;此外,数值仿真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进一步说明了数值仿真结果的可信度。最后,论文还针对基于自适应泄压控制的高性能进气道探索了不同内收缩比下的自适应泄压控制系统一般设计方法。研究发现:当进气道内收缩比达到2时,自适应泄压控制系统需要四个泄压槽,且Ma4唇口激波反射点下游需要布置一个;内收缩比较小时,可适当减少自适应泄压槽的数量以及有效流通面积,以减小不必要的流量损失。为衡量自适应泄压控制系统对进气道喉道截面补偿量,给出了一种总流通面积的加权方法,并通过Kantrowitz准则初步验证了其正确性。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使用CCD传感器进行无接触的尺寸测量,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测量手段。使用CCD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而成的尺寸测量系统,具有准
本论文提出利用爆破近场振动信号分析爆破振动波的思路,分析了爆破近场振动信号幅值动态范围大、频带较远场信号宽的特点,提出采集爆破近场振动信号的传感器选型原则,并给出了数
飞机尾流给后续飞机的飞行安全带来隐患。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前后机之间规定了尾流间隔标准以保障飞行安全,特别是飞机起飞、进近、着陆时。在如今逐渐扩增的航空运输规模下,
飞机油箱燃烧爆炸是当前威胁航空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飞机燃油系统开展防火抑爆设计,并进行飞机油箱可燃性的评估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缺乏国产燃油基本物性的研究成果,导致国内
作为现代中国极富盛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学者,胡适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具有非凡的影响力,而且在其身后更引发了学术界持久的研究热潮.毋庸置疑,学界对于胡适的研究可谓汗牛充
期刊
在我国,煤炭生产多是井下开采,瓦斯气体超标是造成煤矿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为此各种瓦斯气体检测设备应运而生。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以体积小巧、检测精度高等优势在瓦斯气体检测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气动分析中通常把飞行器当作刚体来考虑。现代飞行器朝高速、高机动性、轻结构等方向发展,在实际飞行过程中,气动力会使机翼产生明显的运动和变形,而机翼的运动
飞机的起落架是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供飞机在地面的停放、滑行、起飞和着陆之用,同时吸收冲击能量,保证飞机滑行、起飞和着陆的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操纵性以及稳定性。良好的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中重型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的比例大幅上升。车辆周期性的车轮定位检测是车辆的驾驶性能、经济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