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典型露天矿表土资源可利用性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矿区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剥离的表土资源能够在矿区生态修复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我国干旱荒漠矿区表土资源生态恢复价值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干旱矿区表土资源的可利用性及利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乌海市新星煤矿区作为我国西北煤炭露天开采矿区的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不同生境状况的表土资源进行取样调查,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土壤种子库和土壤肥力质量特征,明确当地表土资源的在生产实际当中的可利用性,同时,采用立方体吨袋和圆台堆放表土的方式探究其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短周期堆存后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覆土厚度、灌草种子补充量、灌水量等3个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运用极差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适宜当地表土利用的技术模式,以期能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乌海市新星矿区的表土资源受土层深度和环境干扰的影响十分明显,其0-10 cm的表土可利用性最强,拥有90%以上的种子资源以及显著高于深层土壤的养分含量(P<0.05),同时开采区周边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地上植被退化且表土的可利用性明显减弱;(2)在短周期存储后,立方体吨袋与圆台堆存两种模式下的土壤活性种子均大幅下降(59.94~61.07%),灌木种子损失严重,土壤各养分略有损失(9.32%~16.62%),同时损耗情况在堆体内部逐渐减缓;总体来看,两种模式对表土资源的保存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圆台堆放模式经济效益更佳;(3)存储9个月之后的土壤总体种子库(表土Ⅰ类)的植被恢复效果好于自然条件下立即剥离的土壤持久种子库(表土Ⅱ类),同时在考虑经济成本之后,表土Ⅰ类的恢复模式仍然要优于表土Ⅱ类,因此建议矿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于9-10月份对规划用地提前进行表土剥离和整地等工作;(4)在A3(覆土厚度5 cm)B3(补充灌草种子0粒·m-2)C1(每日灌水量2L·m-2)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能够达到恢复初期的最大植被覆盖度以及群落平均高度;综合考虑表土利用技术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成本之后,表土Ⅰ类的最佳植被恢复模式为A1(覆土厚度2 cm)B1(补充灌草种子量50粒·m-2)C1(每日灌水量2L·m-2);表土Ⅱ类的最佳植被恢复模式为A3(覆土厚度5 cm)B2(补充灌草种子量25粒·m-2)C1(每日灌水量2 L·m-2)。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于饮料产品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含有高活性营养因子的饮料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普通的PET材料已不能满足这些饮料中存在的氧敏性活性因子对于包装气体阻隔性的要求。为了解决普通PET包装瓶气体阻隔性低的问题,本研究将PET树脂颗粒与PEN树脂颗粒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成共混材料,并通过注塑瓶坯、吹塑拉伸的方法获得复合PET包装瓶。对共混材料和复合PET包装瓶进行结构表征和基本性能的检测,进一步研究
学位
学位
学位
油茶是一种常绿小乔木,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从油茶中提取的茶油是一种含较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随着人们对优质食用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茶油的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产量提升是油茶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经济作物产量与叶片衰老以及同化物装载过程密切相关,然而油茶叶片衰老的生理特征及潜在调控机制、叶片同化物装载细胞学路径、装载效率与叶片衰老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一年生和两年生油
百合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y)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百合集观赏、药用、食用为一体,应用广泛。百合鳞茎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经过低温解除休眠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目前关于野生百合休眠解除的分子机制研究还少有报道。本研究以野生百合鳞茎为实验材料,采用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技术,旨在探究野生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