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诱发112 120Sn反应的理论计算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光学模型和以复合核平衡态理论(Hauser—Feshbach理论)及激子模型为基础的核反应多步过程的半经典理论,计算了当中子入射能量低于20MeV时n+112 120Sn反应的所有中子入射截面、弹性散射角分布、出射中子能谱以及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光学模型被用来获得各种粒子的光学势参数,以及各种粒子发射率的计算。在计算中我们发现,对于反应n+112 120Sn当入射中子能量小于20MeV时,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平衡态发射占主要部分,而预平衡态发射只占次要部分。为了保证整个反应过程的能量守恒,我们严格考虑了反冲核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可以认为运用光学模型及核反应多步过程的半经典模型从理论上预言核反应是很成功的。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HT-7中性束注入(NBI)加热系统的组成,然后对影响中性束注入加热效率因素之一的气体靶厚度即中性化室的压力分布进行了重点分析。主要分析了高能离子束通过中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一些比较新型的,且具有高效力的灌注桩施工技术逐渐出现,并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我国的灌注桩施工中。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灌注桩施工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微电子、微驱动器、多数情况下还包括微传感器的集成化系统,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光学等领域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项新技术。MEMS及相关技术使得光、机
分析了低透气性煤层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适用于永贵能源典型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治理思路与方法。针对不同的低透气性煤层赋存条件,实施了开采保护层、施工底(顶)板抽
基于对氢/钯系统中氢溶于钯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常温核聚变材料”理论和“选择性共振隧穿模型”,通过实验探索产生“过热”(excess heat)及“滞后发热”(heat after death)现象
在直线感应加速器中,广泛使用的束位置测量装置(BPM)有壁电流探测器(电阻环)和磁探针(B-dot)。钮扣电极束位置探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射频加速器储存环等高能弱流加速器的一种
本论文重点分析了基于同一政治事件新闻评论中的不同态度,观点和立场,试图通过分析揭示英语新闻评论中体现评论者不同态度的语言学手段,更通过研究进一步探讨评价在新闻评论
多用户检测技术利用各个用户的扩频序列、时延、幅度和相位信息对各用户进行联合检测,能有效抑制多址干扰,充分利用上行链路频谱资源,提高系统性能和容量,是CDMA系统的关键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