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发现,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生风团可能与食入某种或某些食物有关。我们回顾性分析这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并对患者情况进行随访观察,从而探讨食物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以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慢性荨麻疹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标准选取自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我科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进行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患者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发现,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生风团可能与食入某种或某些食物有关。我们回顾性分析这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并对患者情况进行随访观察,从而探讨食物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以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慢性荨麻疹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标准选取自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我科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进行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患者100例,在检测时对有阳性项目的患者,均指导其调整饮食并按照四级评分法记录其症状。6个月后随访这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鼠吸烟所致肺动脉高压模型中炎症因子与肺动脉压的关系。在干预组中使用辛伐他汀后,检测干预组大鼠炎症因子、肺动脉压是否与模型组、正常组有差异,以此探讨辛伐他汀是否能够通过对炎症的干预抑制吸烟所致肺动脉高压。方法:在不同时相点,检测模型组大鼠炎症因子及肺动脉压,使用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直线关系。在相同时相点,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三组大鼠炎症因子、平均肺动脉压(mPAP),
目的:通过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适合基层医院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模式,推动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选择2006年上半年Ⅰ、Ⅱ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300例,作为非干预组进行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调查。分析确定临床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医院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
目的:聚维酮碘(PVP-Ⅰ)是临床常用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对机体的细胞生长产生影响尚不很清楚。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研究不同浓度PVP-Ⅰ对细胞增殖及SOD活性的作用,以确定PVP-Ⅰ在应用过程中是否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影响。方法:1细胞培养及形态学观察:以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ECV-304内皮细胞株,传代待细胞生长状态稳定后进行各项实验。制备单细胞悬
甲磺酸多沙唑嗪(Doxazosin Mesylate)是一种选择性α_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α受体,达到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通过选择性阻断前列腺平滑肌基质、被膜和膀胱颈的α肾上腺素受体,改善。甲磺酸多沙唑嗪主要在胃肠道吸收,故市场上以口服制剂为主。由于普通制剂存在使用剂量难以掌控,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微丸)胶囊进行了研究。以外观、
目的:观察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体外对培养的人头皮去真皮毛囊及培养的毛囊外根鞘细胞的促生长等作用,了解细胞外基质对毛囊生长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去真皮毛囊体外器官培养模型,通过光镜、共聚焦显微镜、电镜了解层粘连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对去真皮毛囊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分离、培养毛囊外根鞘细胞,观察层粘连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对毛囊外根鞘细胞粘附及增殖的
【目的】建立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Light,IPL)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皮肤组织中生化指标、组织结构、病理形态学和细胞因子的变化,从不同层面全面评价和了解IPL的作用。【方法】①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联合光照造模。②实验分组: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模型成功后,从中分别设立I
目的研究CD147siRNA转染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CD147分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将CD147作为靶分子,运用siRNA技术对银屑病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收集门诊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例,抽取外周血20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通过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和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
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特应性病史、吸入/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结果、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水平,将AD分成两种亚型:外源性特应性皮炎(EAD)和内源性特应性皮炎(IAD),两者都具有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儿童IAD仅是向EAD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最终会发展成为EAD,但两种亚型AD在临床和
背景: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所引起的以皮肤浅表水疱形成为特征的皮肤疾病。该病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本病即使在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婴幼儿仍有3%死亡率,成人高达50%,其中具有潜在疾病的成人患者死亡率几乎
【目的】本研究利用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两种银屑病的动物实验模型,探讨铁及络合铁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1.铁及络合铁对雌激素周期小鼠模型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使用昆明种雌性小鼠建立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eCl_3低、中、高剂量组,Fe-EDTA低、中、高剂量组,朴雪口服液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阴道上皮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