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古籍文献资料,分析历代医家对中医历节病的认识,目的是为了理清历节病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病机演化规律和治疗用药,为临床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笔者运用中华医典从中医经典理论入手,同时采用文献追溯的方法,整理历代医家医著的相关论述,阐释历节病的源流。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先进设备,以中国期刊网、维谱全文期刊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源,并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探讨其病位和病机演化规律及其治疗用药,提出了个人见解,为历节病的临床治疗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内容:本论文由两篇内容组成。上篇,关于历节病的理论源流,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了古籍历节病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为历节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下篇,关于历节病的理论分析,结合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希冀为历节病的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架起桥梁;并探讨历节病与痹病的关系,把历节病的病机、病位、症状及预后的理论做了区分,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结论:1、历节病的病因病机的内因为肝肾精血不足。外因为风邪,以风邪为主或夹化寒湿热2、历节病直接发于血分。历节外在病位:筋骨、关节。3、历节病在治疗方面分为三期(1)急性期:历节病急性期以邪实为主,(2)化气期:治疗上以祛邪为主若化气为热、湿,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之。若化气为寒、湿,选用乌头汤治之。”(3)缓解期应以补益为主,补肝肾、强壮筋骨就成为了治疗历节病的另一个思路。4、历节病的预后:历节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到晚期则会导致骨关节强直、变形,患者终生致残,不可逆转。5、历节病属于《内经》中的痹证范畴,但在病位、病因病机、症状、转归预后方面都有区别,它是一种特殊的痹证,是有自己独立病因病机的疾病。6、有关历节病的化气理论尚不完整,今后对这方面的研究可能是临床突破的关键。意义:1.本论文对历节病的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辨治水平的提高具有探索性意义;2.从中医理论进一步探讨历节病的因、机、证、治,将对逐渐统一其辨证论治的思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对中医历节病与痹证的区分在临床辨病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