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社会角色理论和家校合作理解的基础上,本文以太原市C小学为个案,探究班主任在小学家校合作中角色扮演的现实图景、成效并进行反思,最终得出小学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角色扮演的启示。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小学家校合作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依据个体在社会中扮演角色的规律,发现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分别扮演着家校活动资源的开发者、家校活动的推行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家校关系的协调者四种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角色行为。第二,太原市C小学家校合作中班主任的角色扮演。通过对太原市C小学全体班主任、部分学生家长和个别学校领导进行访谈,发现该小学班主任开发家校活动资源的渠道、推行家校活动的方式、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以及对协调家校关系也有着不一样的体会。第三,太原市C小学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角色扮演的成效。该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角色扮演的成效体现在儿童、教师、学校三个主体的成长与发展上,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加快了教师的成长速度;释放出了学校的发展力量。第四,太原市C小学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角色扮演的反思。通过分析班主任在小学家校合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现状,发现该校小学班主任在对家校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在对家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中以及对家校双方之间关系的协调中的能力有所欠缺。究其原因涉及以下四方面:班主任的胜任力不足;家长协同配合不够;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社会缺乏法律保障。第五,小学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角色扮演的启示。小学班主任应该提升自身胜任力;学校和教师应帮助家长实现自我教育;学校应致力于提升家校合作总体水平;社会应该调动一切力量使各界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