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理论是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而虚拟经营更是企业理论的前沿课题。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虚拟的形式进行经营,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但是实践的超前并不意味着对理论的漠视,相反,实践渴求理论能予以有效的指导。人们对虚拟经营这一新事物尚有许多未知之处,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以深刻地解释虚拟经营的实质。 到目前为止,虚拟经营理论还是一种很不成熟的理论:(1)虚拟经营理论尚处在初创时期,一些基本的概念(包括“虚拟企业”)还未有公认的界定;(2)虚拟经营理论没有体系化,各种解释很多,缺乏理论的代表人物和核心观点;(3)虚拟经营与传统的企业理论之间存在一道鸿沟,目前虚拟经营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现象描述和从管理学的角度浅析虚拟经营,没有用现有的企业理论对虚拟经营的产生进行解释等深层次问题。(4)对虚拟经营实际运作中有别于传统经营方式方面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1)虚拟经营是什么?(2)为什么会出现虚拟经营?(3)虚拟经营的运作方式是什么?(4)虚拟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与传统经营方式不一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5)虚拟经营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我国企业该如何融入虚拟化经营中?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3章,对虚拟经营进行了概述,进而对虚拟经营的产生进行理论分析,随后对虚拟经营的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和分类;第二部分包括第4、5章,对虚拟经营中出现的商业秘密保护和风险识别与防范两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第6章)分析了虚拟经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以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的虚拟化进程;(2)以价值链理论为依据,对虚拟经营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和分类;(3)对虚拟经营实际运作中出现的商业秘密的保护及风险防范进行了一定的探讨。(4)分析了虚拟经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通过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虚拟经营的概念、经营方式、实际运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加深人们对虚拟经营的理解,为促进我国企业采取虚拟经营方式,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提供参考,并对我国企业的虚拟化进程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