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Benzen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于1982年被IARC于1982年分类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Ⅰ类化学致癌物),毒性作用主要靶器官为血液系统,表现为外周血各种血细胞计数的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MDS,甚至引起骨髓的白血病细胞转化,引发血液系统癌症。发达国家苯职业接触限值为1ppm(3.25mg/m3, OEL)而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中苯的职业接触限值为PC-TWA<6mg/m3,但在低于<1ppm的职业接触下,依旧有苯导致血液系统损伤的研究报道,因此有必要探讨苯对职业工人的损害,尤其是血液系统和遗传损伤。个体对于苯毒性的易感性差异除受个体年龄、性别、健康和营养状况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受到机体代谢酶活性差异和DNA修复能力的不同,这些差异可以归因为相关基因多态性差异,这可能也是导致个体对环境中苯毒性易感性不同的主要原因。关于苯代谢酶基因与其血液毒性的关系屡见报道,但对于代谢酶基因与早期遗传毒性之间关系较少,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阐明苯毒性作用机制和进行作业工人健康风险评估。本次研究对737名苯接触工人和88名对照组现场问卷调查和常规职业体检,调查其苯接触情况,评估其血液系统受损水平;其后在接触组中选取461人和对照组88人一起进行微核试验评价其遗传损伤水平;最后检测其代谢酶基因位点(4个基因6个位点)多态性,评测其对于苯的血液毒性和遗传毒性易感性的修饰作用,寻找苯毒性作用的易感性生物标志。体检血常规作为评判血液毒性的指标。除血小板外,接触组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值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血象异常的比例来看,低白细胞、低红细胞和低血红蛋白的比例随着暴露机会增高而增高,但低血红蛋白者在各组的分布并无统计学差异(P=0.35),而低红细胞者在接触组间的比例差异不如低白细胞者在组间的比例差异明显。多因素分析发现出苯接触之外,个体的BMI指数、性别、工龄以及下班后是否洗浴也与白细胞计数有统计学关联,但是没有发现年龄、吸烟和饮酒对白细胞数的影响。以微核率作为评价遗传损伤的效应指标,T检验和Poisson regression分析均显示接触组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显示相同工龄下,中接触和高接触工人的微核率显著高于低接触工人,提示微核率增高与苯接触机会增多存在一定关系。同时微核率超标比例显示接触组高于对照组,中接触组显著高于低接触工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微核率的一个因素,经过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个人防护、性别、年龄与微核率有统计学关联。分析血液毒性与遗传损伤的关系,发现随着白细胞计数下降,微核率随之上升,两者具有统计学关联。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接触工人和对照组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包括GSTT1、GSTM1、CY2E1Pst、mEH13、mEH139和NQO1609共6个基因位点。应用线性回归方程和Poisson回归方程分析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苯血液毒性和遗传毒性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QO1609CT基因型的白细胞计数比野生纯合型CC均值高0.34,TT基因型比CC组高0.5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各接触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女性作业工人的白细胞计数高于男性作业工人;NQO1609基因型与接触存在交互作用,在对照组和中接触组CT和TT基因型白细胞计数比野生纯合型CC均值高(P<0.05)。同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QO1609突变纯合型TT基因型的微核率低于野生纯合型CC (Irr=0.79,95%CI为0.66-0.95, P=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接触组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年龄较大的工人的微核率高于年龄较小的人群(P<0.05);调整后NQO1609TT基因型的微核率是野生纯合型CC的0.83(95%CI为0.69~0.99,P<0.05)。分析白细胞计数和微核率关系的修饰因素,结果显示在同样白细胞计数情况下,NQO1609TT基因型的微核率较野生纯合型CC低,同时吸烟指数>100的,微核率是<40的1.46倍(95%CI为1.46~2.04,P=0.04)。说明NQO1609位点为野生纯合型CC的人群是苯毒性的易感人群。本次研究未发现其余代谢酶位点多态与苯毒性易感性存在显著性联系。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下,苯接触依旧可以引起血液系统损伤和遗传损伤,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能够反映苯血液系统受损程度,微核率可以作为评价苯接触工人早期遗传损伤水平的效应指标,因此可以作为苯接触工人健康监护的早期监测指标。苯对个体的血液毒性和遗传毒性大小受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和职业防护行为等影响,因此对接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应当全面考虑这些因素。NQO1609位点多态性与苯毒性易感性相关,进一步开展相关有助于阐明苯导致血液毒性和致癌的机制,为早期识别易感人群保护工人健康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