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预后相关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lncRNA基因遗传变异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2.探讨lncRNA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3.从lncRNA表达谱入手,筛选出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4.在表达水平上对部分筛选的lncRNA进行验证,并分析其异常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lncRNA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影响。运用中通量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对肿瘤相关关键lncRNA基因的候选SNPs进行分型。应用Pearson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候选SNPs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联,并对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进行探讨。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候选SNPs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利用公共生物信息数据库GEO,通过对结直肠癌lncRNA表达谱数据集的分析,筛选出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通过GO和KEGG分析,对差异表达lncRNA的邻近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进行聚类富集分析,预测差异表达lncRNA可能涉及的生物过程及参与的信号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部分筛选的差异表达lncRNA进行检测和验证。通过ROC曲线,评估阳性lncRNA鉴别结直肠癌组织的能力。结合临床病理信息及随访资料,分析差异表达lncRNA与结直肠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1.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共纳入69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701例健康对照。在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中,发现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吸烟者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42倍(95%CI=1.14-1.81);饮酒者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93倍(95%CI=1.43-2.59);肿瘤家族史能够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1.73,95%CI=1.27-2.34)。吸烟、饮酒、肥胖及肿瘤家族史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关联(P>0.05)。2.在lncRNA遗传变异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及预后研究中,我们对IncRNA基因的16个关键SNPs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所纳入的16个遗传位点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未见显著关联。但分层分析发现,在<58岁人群中,PRNCR1 rs 13252298 GG基因型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为临界相关,调整OR值为0.52(95%CI=0.26-1.04)。在≥58岁人群中,UCA1 rs 12462414每增加一个T等位基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33%(OR=1.33,95%CI=1.03-1.71).在女性人群中,UCA1 rs 12462414每增加一个T等位基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40%(OR=1.40,95%CI=1.04-1.87).生存分析发现H19上的rs2107425 CT基因型的结直肠癌患者相比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死亡的风险增加,结果具有边缘显著性(HR=1.55,95%CI= 0.99-2.41)。H19 rs217727每增加一个危险等位基因A,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的风险增加35%(HR=1.35, 95%CI=1.02-1.77)。MALAT1 rs619586 GG基因型携带者结直肠癌术后死亡风险为AA基因型携带者的10.31倍(95%CI=1.32-80.59)。3.通过GEO中结直肠癌IncRNA表达谱芯片分析发现,在结直肠肿瘤细胞中有176个IncRNA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98个表达上调。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2474个IncRNA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1613个表达上调。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IncRNA可能涉及的生物过程有:白介素6受体结合、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结合、细胞生长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等。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IncRNA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有: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甘油酯代谢、肠道免疫网络的IgA产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等。4.差异表达IncRNA的验证分析发现,IncRNA AK022914、AP000525.8、UC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表达上调,C17orf91表达下调(P<0.05)。qPCR验证的四种IncRNA差异表达方向与芯片的结果一致。ROC曲线分析发现,AK022914、AP000525.8、UCA1、C17orf91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0.5%、67.1%、68.5%和59.8%。AK022914鉴别结直肠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能力最佳,其灵敏度、特异度可分别达到71.2%、67.3%。分析发现UCA1rs12462414遗传变异与IncRNA UCA1表达量之间未见显著关联。生存分析发现,lncRNA C17orf91低表达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风险(HR=0.21,95%CI=0.06-0.75)。结论:1.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2.所纳入的lncRNA遗传变异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但在≥58岁人群和女性人群中,UCA1 rs 12462414遗传变异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3. lncRNA H19 rs217727和MALAT1 rs619586遗传变异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时间相关。4. lncRNA AK022914、AP000525.8和UC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C17orf91表达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关联。5. lncRNA C17orf91表达下调有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降低死亡风险。以上研究结论仍需要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验证,且需要更多的生物学研究以明确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lncRNA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能源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样本内拟合标准和样本外预测标准进行模型选择,以确定最优的计量
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六条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过去的10年间,乳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虽然大部分为绝经后患者,但仍有15%-26%的患者为绝经前患者,其中4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第6位,位列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第3位。其起病隐匿,往往进展至晚期阶段才被发现。HCC发
1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头晕,全身乏力1 d于2009年4月30日入本院。患者于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全身轻微乏力,当时尚能站立行走,双手可以持物,当日尿量较多,约2 200 m
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主要影响口腔、舌咽部、口咽部、喉部以及涎腺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类型中处于第六名的位
槲皮素作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有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炎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及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有着较好的药用价值和很大的应用临床可能性。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方法:对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2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
研究背景及目的:白血病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三分之一,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中,恶性肿瘤已是儿童首位的致死疾病,而白血病首当其冲,深入研究儿童白血病的防治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