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我国的海外并购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得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获取国内紧缺资源,缩短研发时间和成本,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海外投资并购无论是从数量还是金额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然而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迎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时代》报告称,中国买家海外并购的完成率却远远低于日本欧美等国家跨国公司的水平。从研究问题来看,本文将尝试着探究,我国企业在欧洲地区进行对外投资活动的现状和动因,哪些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OFDI)当中的模式选择,以及导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完成率较低的原因。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文章关于战略资源寻求型并购的研究,一方面符合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对外投资方向的政策,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尤其是对于提高战略资源寻求型对外投资成功率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学术上丰富对外投资研究的细节,尤其对于具体某一地域和某一类型的对外投资而言。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战略管理三支柱框架(产业,制度,资源)来研究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在欧洲地区的投资模式的选择和海外并购的成败问题。从一个完整跨国并购的阶段这一角度来看,本文着重点在跨国并购交易最终实现前的阶段。文章整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导论。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文章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海外并购发展概况。在这一部分中,重点介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尤其在欧洲地区OFDI现状以及对外投资的动因。第三章,影响中国企业战略型OFDI投资模式的因素实证研究。这一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根据以往的研究并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设计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框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第二部分,实证分析——以中国企业在欧洲地区OFDI为例,在之前框架模型和假设的基础之上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模式选择的各个变量要素,并做出讨论,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的制度文化等因素对于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研发水平较高的企业往往选择合资新建模式,反之,研发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可能性更高。第四章,战略资源获取型海外并购成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这一章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根据以往的研究并结合文章的研究问题设计出框架模型,并做出假设;第二部分,实证分析——以中国在欧洲地区的海外并购为例。在之前的模型和假设基础之上,实证检验每一具体要素,并在检验后做出讨论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战略资源获取型的海外并购当中,相对于私有制而言,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会降低并购成功率,而在整个欧洲地区来说,制度稳定性、经济自由度、文化差异性等要素对于并购成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目标企业的科技含量会削弱海外并购成功率同时会对企业所有制形式要素产生调节作用。第五章,结论与建议。在前边几章的基础之上对全文做出总结,并对后续的研究提出研究建议。文章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对于中国企业在欧洲地区投资活动来说,收购企业的国际化经验,科研水平,资产规模等会对投资模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国际化经验越丰富,研发水平越低,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企业并购的成败来说,企业所有制形式,国际化经验,目标企业的研发水平,交易支付方式等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无论是目标企业还是收购企业,国有制形式均不利于跨国并购的最终实现,同样目标企业的研发水平会降低并购成功率,同时会对所有制形式和交易支付方式产生调节作用。相对来说,因为欧洲其地区尤其是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体制等方面的趋同度高,对于欧洲地区来说,宏观层面的因素对投资的选择和并购的成败等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