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民宿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意识的转变。随着旅游模式的变化,人们的旅游目标也不再仅限于“亲近自然”、“风景观赏”的旅游形式,开始向地域特色浓厚,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式”旅游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北京民宿建筑在发展之初往往伴随着传统合院民居的更新改造。传统合院民居是北京传统文化、物质文化、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人们长期以来的精神寄托,我们不应任其消亡,而应合理的对其更新改造并植入新的功能使其重获新生。在北京民宿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确有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和经营者,他们将生活装进民宿里,让民宿自然的生长在本应属于它们的地域环境里,向旅客传达着传统建筑文化所蕴藏的智慧。但同时也不乏有为了利益迅速扩张的民宿,它们的介入对原住民的生活以及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有必要使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和了解北京民宿的现状以及正确的民宿设计导向,在利益的诉求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使北京民宿的未来发展能够在满足人们简单、质朴生活愿景的同时,又能延续北京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智慧。笔者通过对北京民宿建筑的大量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收集,界定了北京民宿的概念及定义,并对其发展现状作出陈述,总结其主要存在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针对北京民宿建筑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从案例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对北京民宿建筑周围整体环境;院落空间布局;建筑细部处理三大方面提出北京民宿建筑的设计策略。希望北京地区未来有更多的民宿建筑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并加以创新,使游客体验到新时代背景下北京民宿建筑设计所蕴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