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毕业后的教育分流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农村初中毕业生分流显得更加重要。初中后教育分流对人的职业生涯起到奠基性的作用。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初中毕业后的教育分流主要有升入普通高中、进入职业学校、直接就业等途径。目前升学竞争异常激烈,据统计,半数以上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或待业在家或外出打工。为了把握升学竞争的实际情况、并对教育分流做出正确指导,同时也为了给大多数农村初中毕业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本研究主要是对农村初三学生的教育分流意向进行实际调查并探讨其形成过程。本文的引言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了有关的论述和说明。文章正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调查基本情况及数据(第二章)、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第三章)和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第四章)。本文主要采用量的分析和质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农村初三学生、学生家长、初三任课教师三类群体为调查、谈访对象,围绕初中生对初中后教育分流必要性的认识、对职业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对初中后继续教育的认识以及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认识为分析纬度,通过分流意向的调查,结合该地区实际的初中后教育分流状况,呈现该地区初中后教育分流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结合该地区我国农村的实际教育分流状况,尝试着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从转变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的办学模式、大力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最后部分(第五章)主要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一些主要观点,并对在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足进行了说明,希望能成为后续研究的生长点。需要提出的是,本文只是对研究样本作了客观的现象描述,其并不是我国整个农村地区中分流的普遍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