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艺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州木雕是明清时盛行于粤东的一种民俗艺术,因主要流行于旧潮州府属各县,故名。它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礼祭游神、家居以及案头摆设上,曾经在潮州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唐宋时期是潮州木雕的萌芽阶段。唐时,潮州木雕已用在建筑构件的装饰上;自宋末开始,受闽地雕刻风格的影响,始出现髹金漆木雕。明代是潮州木雕迅速发展,趋向成熟的阶段。此时潮州木雕的雕刻技法多为平面雕饰风格,粗犷简洁。入清以来,潮州木雕步入辉煌繁荣期,其工艺、风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线刻、浮雕、圆雕俱全,镂通雕更加成熟,已能达到多层次镂空,髹漆贴金工艺也开始广泛应用,并与金漆画相结合,形成了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潮州木雕的地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所具有的独特品类、以多层次镂通雕为主的雕刻技法及髹漆贴金并与漆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等方面。   潮州木雕的萌芽、成熟、兴盛,是与潮州地区幽深的风土礼俗、深沉的审美情思紧密相联的。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潮地宗族祭祀气氛浓厚,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导致游神赛会活动异常活跃。这既给潮州木雕带来广泛的应用领域,也给潮州木雕提供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其次,潮州人长期与海谋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潮州文化富有海洋色彩。这一方面给潮州带来了巨大财富,为潮州木雕的繁荣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潮州人敢于冒险,勇于向外开拓的进取精神和强悍不屈,自尊自信的群体性格。潮州民间的“赛”民俗就是潮州人张扬才华、好强争胜性格的产物,而作为在祭祀、游神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潮州木雕,正是展现宗族、家庭和个人实力的最好平台,其极尽奢华繁复的雕饰恰恰迎合了潮州人“赛”的民俗文化心理。再次,潮州人“是个善于微观思维的民系”,其群体性格中对于精细机巧的追求以及细腻阴柔的审美趋向,都使得潮州木雕具有不同于其他流派的木雕艺术风格。   潮州木雕繁多的品类中,除了家居陈设及案头摆设类外,最有潮州特色的是建筑装饰木雕和礼祭神器类木雕。礼祭神器类包括用于礼祭场合的木雕器具和游神赛会中使用的游神类木雕器具,神龛、神椟、馔盒、贡台、宣炉罩、香炉狮、神亭、神轿等器具等都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木雕品类。   潮州木雕所表现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伦理教化、祈福纳祥、民俗风物以及程式化的纹样四类。在这四类中既有和其他地域共享的趋同性题材,也有潮州独有的地方性题材,如表现潮州人深以为荣的一榜七个潮州籍进士的“七贤进京”、潮州地方景观“湘子桥”、江海水族以及洋人题材等。潮州木雕的题材是了解潮州人及潮州文化的最好途径,潮州人彰显的伦理道德、崇尚的价值体系、追求的生活目标都可以在题材中获取线索。   潮州木雕的构图也区别于其他木雕流派,讲究“杂杂,匀匀,通通”六字。这是因为潮州木雕在构图上不仅追求平面横向内容的丰富性,还因多层次镂通雕的使用而营造出纵向的层次感和幽深感。传统潮州木雕采用“之”字形径路,使用类似中国园林布局空间的“隔”手法,以山石、树木、亭台、门楼等物将所表现的内容分成若干片段,并采用构思巧妙的“引径”,将不同场景串联起来。尤其是表现内容繁杂的题材时,其独具匠心的“径路”安排使得整个画面构图饱满繁复,气氛热闹,但又层次分明,统一协调。   就潮州木雕的现状来看,建筑装饰类、礼祭器具类、家具陈设类因应用领域的萎缩而逐渐消失,案头装饰类则成为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类,潮州艺人还创造出“蟹篓”、“龙虾篓”等新的木雕种类以适应新的市场需要。同时在传承方面即有作坊、工厂内师徒授艺的传统形式,又有和职业学校联合系统培养的新形式。因此,潮州木雕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传承的情况,对其他民俗艺术在新环境下的生存和传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所有享有盛名的潮州特色的民俗艺术中,潮州木雕是最能反映潮州文化的地域特征,包含更多潮州社会观念的文化载体,也是深深打上“潮州人”印记的民俗事象。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的遗留物”,在其背后所隐现的是潮州鲜活的民俗生活,是潮州人为了生活的有序与精神的完满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可以说,是潮州活态的民间生活传统造就了潮州木雕,而潮州木雕又维系了潮州民间活态传统的持久存在。因此,对其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其艺术价值、其精湛的刀凿之功、瑰丽的金粉气象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还将其还原到特定群体文化背景、生态结构中,观照创造潮州木雕的人的心灵触动、文化积习、群体品格等民俗精神。
其他文献
当代的水墨人物绘画正在受着各类相似艺术的影响,不论是绘画还是摄影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艺术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全面,对于人物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
期刊
兽面纹样作为装饰在我国源远流长、使用广泛,在商周陶器、青铜器、战国墓葬的棺椁两侧、汉代画像石上等都有兽面装饰。兽面作为瓦当的主题纹饰,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都
“象思维”,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原发创生性。“象思维”研究近年虽然在哲学领域内展开,却没有直接与动画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中国的艺术精神深受其影响,
20世纪绘画艺术的面貌与形式是多元变幻的,在这繁花似锦、百家争鸣中,在美术史里,抽象绘画艺术占据重要位置。康定斯基在1912年,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验证其实证结果,经过几何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