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硅烷/丙烯酸对水泥修复砂浆及界面粘结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pj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结构在外部载荷和自然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易出现表面破损;此外,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施工等环节的纰漏也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表面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安全性。表面修复可以恢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并延长其服役寿命。然而,水泥基修复材料与混凝土基体间薄弱的界面通常使修复提前失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上接枝反应活性强的硅烷(S)和亲水性强的丙烯酸(AA)制备强亲水性、高反应活性和高减水效果的改性硅烷/丙烯酸(S/AAHPEG),借助S/AA-HPEG改性低水灰比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基修复材料,同时以水为载体在混凝土基体毛细作用下S/AA-HPEG迁移至基体内部并反应以改善界面结构并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研究有机外加剂S/AA-HPEG对水泥基修复材料的水泥水化与微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揭示其对界面微观结构的改善和界面粘结性能的提升的作用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以高效聚羧酸减水剂原料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为主链,接枝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和丙烯酸(AA),制备了三种硅烷含量分别为2.67%、3.82%和7.50%的S/AA-HPEG P1、P2和P3,其相对分子量在48288-77871范围内,形貌均呈褶皱状,并且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随硅烷含量的增大而增大。(2)研究了三种S/AA-HPEG在以水泥0.8 wt%的掺量下对水泥基修复材料的水泥水化与微结构以及宏观性能的影响。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的S/AA-HPEG会抑制水泥的早期水化、降低水泥浆体的水化程度,延长水泥修复砂浆的凝结时间,但后期会降低水泥浆体的孔隙率;此外S/AA-HPEG的掺入还能提高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增大水泥修复砂浆的流动度,提高水泥修复砂浆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减小干燥收缩,而且提高水泥修复砂浆后期抗折强度。(3)研究了三种S/AA-HPEG(P1、P2、P3)在以水泥0.8 wt%的掺量下对水泥基修复材料与混凝土基体的界面粘结和界面微结构的影响。P2相比P3和P1对界面粘结性能的提升和界面结构的改善最显著,P2的掺入使得水泥修复砂浆在3 d龄期后的界面粘结性能提升了25-47%;也使得水泥修复砂浆在靠近界面的显微硬度相比于远离界面的显微硬度提升了33.3%,并且含硅烷含量为3.82%的有机外加剂的水泥修复砂浆的渗透效果最佳,渗透到基体内部的S/AA-HPEG具有降低界面区域孔隙率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全数字收发机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可编程性和可重构性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FPGA数字射频收发机中,高速收发器硬核只能发射和接收单比特信号。因此,数字发射机需要用脉冲调制算法来对数字发射信号进行位宽压缩,而接收机则通常需要采用自然采样双沿型脉冲宽度调制(Natural-sampling Doubl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布料生产机台,但是传统的布料纺织机台还延续着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布料的质量。随着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和边缘计算设备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在布料瑕疵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人工智能方法逐步替代人工看守逐渐变成现实,但是由于深度学习算法网络结构复杂,计算规模大,若要将其应用到实际布料生产线上做实时的瑕疵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设备的重要器材,电线电缆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的支撑产业,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信息和石油化工等领域。由于电线电缆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短路、过载等问题,很容易引起电线电缆的过热,这有可能使护套料燃烧,并引发火灾。提升电线电缆护套材料的阻燃性能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阻燃线缆材料研究始终是电线电缆领
21世纪初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整体杠杆率水平持续攀高。企业负债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2015年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即“三去一降一补”。2016年10月,为加快企业去杠杆的步伐,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债转股的开启。不
动力电池包做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常安装于车身底部,在车辆行驶时底部与道路异物发生冲击碰撞,会导致电动汽车发生严重的损伤、起火等交通事故。因此开展车用动力电池包与道路异物的底部冲击分析,对于认识电池包底部碰撞机理及电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以NAIS数据库中一起车辆发生底部碰撞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为例,分析当车辆发生底部碰撞时,道路异物与车辆的碰撞对应关系。根据道路异物与车辆底
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工业逐渐从原有单一垄断或垂直整合的结构向自由化或解除管制的结构进行发展。与此同时,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碳排放权交易(Carbon Emission Trading,CET)等新型市场发展日渐完善,致使不同市场间相互耦合和交互影响。这给发电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带来赚取更多利润的机会,同时各类市场主体也面临着更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在一个复杂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关乎人体健康,甲醛属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严控污染物之一。室内甲醛浓度低但危害大,对于大风量低浓度甲醛治理,吸附技术是主流技术之一,吸附材料又是该技术的核心。但现有吸附材料存在甲醛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偏低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合成具备刚性结构的环糊精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Porous Organic Polymers,POPs)以及氮氧官能化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
柔性传感器具有检测应力和应变等环境刺激信号变化的性能,在人机交互、健康监测和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其中,用于柔性传感器的材料最为关键,需要满足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线性灵敏度、宽泛的检测范围及在极端环境下仍保持较高的导电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然而,现有的柔性导电材料通常功能较为单一或者性能有一定缺陷,难以满足柔性传感器对材料的需求。离子导电水凝胶由于其具有柔性、机械性能突出和高透明
针对横向收敛变形超标且受建筑限界制约的盾构隧道,粘钢加固工法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一旦出现电气线路短路、设备故障等突发事故,粘钢加固盾构隧道将遭遇局部高温作用,诱发管片与钢板界面粘结胶粘的力学性能急剧劣化,导致盾构隧道承载性能降低甚至危及结构安全。基于上述目的,本论文开展了粘钢加固管片接头高温下承载性能试验、考虑结构胶粘剂失效的单环管片模型试验及数值反演验证,对由于局部高温而导致钢板加固管片结构的结构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作为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和产业地位日益凸显。酸性蚀刻液作为印刷电路板蚀刻工艺中最常用的蚀刻液,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铜和盐酸,它含铜量大,具有良好的经济和回收价值。我国每年产生约200万吨含铜蚀刻废液,约含有20万吨可回收金属铜,既是一种危险废物又是资源宝库。随着蚀刻反应的进行,酸性蚀刻液中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