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技术的救援队员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li0078956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地震现场搜救行动跟踪与监控技术》,项目编号为200808063-01。我国是地震活动强烈和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由于地震后,灾区环境的复杂性,地震救援人员的工作地点和时间的特殊性,实现针对救援队员自身的安全监测保护,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参救人员的工作信心,提高救援工作效率,还能减少二次灾害对国家财产的损失。所以,研制一套救援队员安全监测系统,对提高紧急救援效率、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课题把对地震救援队员生命信息数据采集、处理、通信为一体。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搭建安全监测网络。利用该安全监测系统,完成人员生命信息和周围气体浓度信息的采集,预处理,通过无线信道传输采集信息给后方监测中心,实施监测。本文首先对ZigBee技术的通信特点,网络协议,组网方式,以及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再结合救援队员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和技术参数,提出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就是利用ZigBee射频芯片和MCU微控制器协同,搭载传感器模块,共同构成监测网络中的基本节点模块。然后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基本节点模块,做出设计。文中的救援队员安全监测系统节点硬件上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传感器采集和预处理部分,基于MSP430F2618的微控制器控制模块,CC2520射频通信传输模块,进一步搭配相对应的应用,以及上端的管理软件,完成对救援队员生命信号的监测任务。在基本节点模块的硬件设计当中,传感器模块采集端采用信噪比好、抗干扰能力强的压电薄膜脉搏传感器和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两种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均采用了独立的电路设计,可以互不干扰完成任务;MSP430微控制模块,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MSP430F2618单片机,利用其灵活的应用来控制节点完成信号采集,发送接收的动作,以及协调各模块的工作;而CC2520模块是实现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的关键部分,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无线通信,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采集数据信息。另外在硬件设计当中还涉及,电源,天线,和一些扩展接口电路的设计。软件的设计中涉及无线传感器各节点的组网程序分析,和传感器采集程序分析,节点无线通信程序,和上位机的管理系统软件分析。在软件上满足救援队员生命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该课题的创新点在于把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到针对地震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安全监测系统当中。系统能快捷地组建无线监测网络,控制无线通信与数据传输,用于集成度高、功率小、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等特点,在震后救援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多方保密计算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其相关技术涉及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保证数据隐私性的前提下对其运算处理,是云计算等技术亟需攻克
学位
随着近几年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的广泛普及,无线自组织网络迅速发展并显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节点移动、节点稀疏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源与目的节点间可能不存在一条
医学图像处理是利用图像视觉的处理方法辅助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技术,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于脊柱核磁共振图像曲面重建的研究,其至关重要的临床价值体现在计算机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即时通信技术愈加频繁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包括移动电话、网上语音聊天等。公众在享受移动通信网络带来的快捷、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语音通信中不可忽视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信手段越来越先进。与此同时,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了,人们开始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便利的通信。而目前
可见光通信因其绿色安全、保密性好、频谱不受限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可见光通信中的像素调制技术因其接收设备简单、频谱效率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数字视频通信系统在生活、生产、军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由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了当前的研究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也就越来越多。由于人群过于密集、拥堵而引起的事故不断发生,所以对监控系统中的人数进行统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当视频人数达到某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普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要求系统的传输速率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提高千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Large-Scale MIMO,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