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古代社会人类就具有系统思想或系统思维,但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系统论是在20世纪诞生的。系统论诞生后,对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几乎所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在系统论基础上诞生的系统方法,已经成为20世纪以来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主要方法。 根据系统理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小到一个原子核、病毒,大到一个地球,宇宙都是一个系统,必须被视为一个整体。不言而喻,在系统论视野下,中国的整个改革开放过程,尤其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全面实质性改革,本质上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这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一个基本共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既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那么在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当然就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用系统方法看待、分析和解决在这一社会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系统论视野中,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就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经济系统,其内部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存在诸多缺陷,比如整个经济结构完全呈宝塔型,各经济子系统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物质和信息横向间的相互流动,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系统功能的发挥。 系统论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质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一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的转变,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结构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然而,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主要就是经济子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尤其是政治子系统在结构、功能、运作方式方面存在不匹配、不协调现象。这些问题又反过来越来越明显地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甚至还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所以,要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使之不断完善,以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对其他社会子系统,尤其是政治子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使之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