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常会出现*arrive the place<573>,*forget return home<72>,*eat lunch <316>等等在语法和词义关系上带有汉语特征的错误表述,这类以动词为中心语的搭配错误是教学中急需攻克的一个难点。目前,国内的研究对此进行的专门讨论比较少,且在对错误的描述和分析过程中,往往忽视搭配的组合性质和具体特点,对语法和词义出错仅仅进行孤立地评述,在解释错误原因时,也只是对错误现象进行泛泛而论,因而,研究显得不足。本论文旨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卷的实证研究,从动名搭配错误的具体表现类型和相对统计分布出发,论述母语迁移对动名搭配错误的影响及其作用形式,评析动名搭配中的母语迁移错误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之间的关联,进而为教学提出相关建议。抽样调查方案按照50份3-5分卷,50份6-8分卷,50份9-11分卷随机进行,共从150份作文卷里找出304个基于Vt+N(Vt+N+N/V+V-ing): change one’s mind(pass my brother a ball/go swimming);Vi+Prep+N: arrive at the destination, come to his rescue;V+N+Prep+N/V+(N)+to+V+N: prevent the crop from the rain /stop to help him这几种模式的动名搭配错误。Excel与SPSS统计结果表明:1)学生动名搭配在同现关系上出现的错误大大超过模式关系的错误,显示迁移对模式关系的影响小于对语义关系的影响。2)学生在同现关系出错上,表现出对动词的正确选取能力比较低,显示迁移对动名搭配语义关系的破坏,较为集中在动词错误上。3)学生在模式关系出错上,显示出在母语模式关系的影响下,对英语特殊结构的熟悉程度不够以及与动词有关的介词和小品词to的运用意识不强。4) 3-5分段,6-8分段,9-11分段各项错误大类的数据分布反映学生总体书面表达能力与迁移造成的动名搭配错误在总体上呈正比关系,显示学生英语程度越好,在动名搭配中受到的负迁移越少。论文针对抽样研究发现的错误现象,结合258个迁移错例,基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分析,采取重建原型的对比研究方法,在数据的支持下,论证了以直译为特征的母语迁移是动名搭配错误的主要原因,学生总体书面表达能力越高,在动名搭配中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越小,并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指出在动名搭配的教学中,应对比中英语言的差异,加强动名搭配同现意义的探讨和组合模式的正确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负迁移的影响。